天河智慧城核心区又有大动作!位于其几何中心位置的凌塘村将迎来更新改造,未来将在火炉山南麓打造生产、生活、生态“满配版”城市功能区。
近日,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河智慧城凌塘村首期项目(AT0304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此次城市更新的目标愿景为,塑造城央公园的东南门户、营建幸福宜居的人居家园、聚集科创产业的TOD园区。
融入“一轴、一芯、八廊”大格局
凌塘村位于天河区东北部,在火炉山南麓,华观路北侧,距离珠江新城9公里,距离金融城6公里。本次调整范围为凌塘村改造项目首期范围,用地面积11.11公顷,包括凌塘新村、草莓园地块和政府储备地。
控规显示,更新单元范围总建筑量182.84万平方米,规划人口为2.18万人。首期范围总建筑面积15.34万平方米,规划人口为0.34万人。更新改造将分为五期实施,综合考虑滚动开发,先安置后拆迁原则,并保障道路和公服设施的先行建设,划定首期范围。
首期内建筑均位于外围控制区域。依据《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山边地区管控要求以及直升机场限高要求控制,建筑高度将控制在55-65米,整体呈现西低东高的天际轮廓线,形成大疏大密的整体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首期改造将落实其中一处看山视廊。视廊最小宽度约100米,从华观路看火炉山,设置公园绿地,沿风庄涌控制通山绿廊。
首期城市设计规划范围以生活居住及配套功能为主,彰显城园融合片区的城市形象。建筑将围绕生活居住功能,突出简洁素雅风貌,呈现现代化城市风范的整体形象。
交通方面,在确保30号线与10号线、29号线换乘功能前提下,当地将优化30号线软件路﹣天河湿地段三站两区间线路方案,调整30号线及车站沿规划天智路布置。
教育配套方面,控规调整范围内规划1处36班小学、1处18班幼儿园,可满足幼儿园和小学班数需求。初中需求可在杨梅河西侧30班初中解决,高中可在华观路南侧规划配置了高中的学校解决。
处于环火炉山地区,凌塘村的更新改造将实现“还绿于民,双增双减”——
一方面,减旧村、减旧厂。腾退旧村、旧厂60.5公顷,减少旧村、旧厂用地12万平方米的建设量;
另一方面,增配套、增开放率。通过复合商业、服务等功能,可增加山门6处,游客服务中心1处、酒店配套1处、商业配套1处,景观步道6处、交通接驳6处等设施,用地提质39公顷,贯通10公里环山路,提升开放率至90%。
根据片区总体城市设计,凌塘村片区未来将融入“一轴、一芯、八廊”的整体空间结构中,即生态绿轴、火炉山森林公园生态绿芯,以及山水通廊和看山视廊。
北、中、南片区贯通生态生活与生产
凌塘村规划优化提升将具有三重意义:
首先,助力天河智慧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之一。凌塘村结合城市绿廊,创新“绿廊+公共服务、商业艺术、体育运动、市政交通”功能复合利用,匹配科创青年人才的生活需求特点,可提供高标准配套和休憩空间。城中村改造后,将打造3处社区公园,提供153处公服设施,为居民提供全龄友好的活动场所,以高水平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加快吸引科技创新企业集聚。
其次,推动环火炉山周边地区改造提升,还绿于民,助力打造美丽广州示范区。凌塘村位于火炉山森林公园南麓,当前生态环境和城市界面品质不高。通过本项目实施,可充分发挥华南国家植物园和火炉山森林公园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火炉山门户公园,衔接火炉山森林公园的环山公园带,打通山水通廊,融入区域生态结构,打造美丽广州示范区。
此外,助力重点功能片区(天河智慧城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沿华观路打造产城融合发展带和高品质城市界面。天河智慧城核心区范围内有多个城中村,包括凌塘村、柯木塱村(广汕路以南)、新塘村、沐陂村、岑村。拟通过城中村改造,为天河智慧城核心区提供高品质的生活配套、公共服务、产业空间及景观环境提升,助力智慧城核心区高质量发展。
凌塘村城市更新单元可分为北、中、南三个部分。
其中,北部主打“生态”。修复矿坑,增加公园绿地8公顷。更新单元范围内,将建设火炉山东南门户公园;打通环山路,连接火炉山十里环山漫道,串联多个湖泊、服务设施等,打造最具生态和活力的环山游憩功能带。首期范围内,还将设置山门、贯通景观道路、控制看山视廊。
中部主打“生活”。塑造1条社区生活服务带,补齐公服短板,打造品质生活街区。这里规划布置2个邻里服务中心,3个社区公园、祠堂广场等,集中建设文教体卫等公服设施。首期打造1个社区公园,1处36班小学,1处祠堂广场。
南部主打“生产”。依托轨道站点和现状产业基础,形成成片连片产业空间。沿华观路布置的科研生产、总部办公、商业消费等功能,为创新产业提供生长的空间,满足不同阶段的企业需求,培育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条。
南方+记者 李鹏程
通讯员 穗规资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