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之后,鞋企品牌“出海”忙|走读榕城

作者 唐楚生;张冰纯 2025-05-16 14:52

00:41

“目前,我们正抓紧与来自沙特、阿联酋等国家的客户深化拖鞋设计。”广交会落下帷幕已有10天,许国盛的日子依旧忙得停不下来。

计划向客户寄送样品,继续推进成交;邀请客户前往公司展厅和工厂进行参观,增强对方的采购信心;梳理拳头产品,加快沉淀产品力和品牌力……

许国盛和他的团队在拿到广交会的订单后,其位于揭阳(榕城)万洋众创城的揭阳市开迪鞋业有限公司(下称“开迪鞋业”)的制鞋生产线全速运转,员工们各司其职、认真细致。

开迪鞋业参与广交会。

开迪鞋业参与广交会。

“我们用‘粗鞋精做’的做法,让旗下品牌‘KADY’在沙特阿拉伯市场占有率居同类产品首位。”许国盛介绍。

在开迪鞋业4楼,沙特阿拉伯采购商Maqsood正在与许国盛的团队深化设计,他说道:“我们和开迪鞋业已经合作了9年,彼此就像一家人。这里的鞋子质量和款式都很好,我们的客户也很喜欢。”

海外客户与鞋业团队深化设计。

海外客户与鞋业团队深化设计。

深耕中东市场20多年,一直扎根在榕城的开迪鞋业不断优化供应链,正走出了一条品牌化、效益化、绿色化的成长道路,不断推动“揭阳制造”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中东市场成为企业增长引擎

今年广交会,揭阳市榕城区共有66家企业参与其中。作为“中国塑料时尚鞋之都”,揭阳鞋企凭借着一系列品质优、款式新、设计美的产品斩获大量海外订单。许国盛所负责的开迪鞋业便是此次参展的其中一家,他们在此次展销中也收获了多份意向订单。“今年前4个月,开迪鞋业对中东出口额已突破2000万元,同比增幅19%。此次在广交会设展,也是为中东市场的老客户们搭建一个更加方便选品的展位。”许国盛说。

“万商云集”的广交会长期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展会吸引了全球采购商超20万人次,其中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客商占比近60%。

“我们的企业致力于外贸发展,长期以来有稳定的材料供应商、专业的设计师团队、精通各类工艺的制鞋工人,以及智能化的半自动制鞋生产线。产品都比较符合伊斯兰文化的审美设计、高性价比和稳定质量,这都成为了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等中东采购商关注产品的重点。”

工厂展柜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鞋子。

工厂展柜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鞋子。

许国盛介绍今年广交会结束后,每天都有外国客商前来开迪鞋业选款备货、沟通设计和视察工厂。

Maqsood便是开迪鞋业的海外老客户之一。许国盛介绍,今年5个月以来,Maqsood已经来中国3次了,从鞋面设计、用料材质、细节品控,都有专人“一对一”为他服务。据了解,开迪鞋业目前生产的阿拉伯特色花纹拖鞋、防滑缓震专利男鞋等产品备受青睐,部分款式在中东市场的售价可达200多元人民币,月销量突破10万双。

“今年的订单主要来自中东市场,基本不受国际关税因素影响,这也为企业沟通、出货、回款等环节带来更多的有利因素,让我们对生产和经营也更加有信心。”许国盛坦言,目前开迪鞋业年销售额可达7000多万人民币,这背后正是鞋企近年来智能化升级成果的体现。

以“粗鞋精做”去做好产品

“我们是第一家入驻揭阳(榕城)万洋众创城的企业。”2022年伊始,揭阳榕城支持工业企业加大“工改工”和技改力度,鼓励老企业、老项目引进新技术、扩大再生产,助推全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其中,开迪鞋业在揭阳(榕城)万洋众创城购买建筑总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的工业性质厂房,积极推动“工业上楼”,实现产业空间的立体化拓展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揭阳(榕城)万洋众创城。

揭阳(榕城)万洋众创城。

在开迪鞋业3楼和5楼的制鞋成型车间,可见机械臂精准嵌入皮革配件,智能控温系统替代传统人工操作;也可以看见工人在剪裁、铲皮、成型组合、安装饰扣、刷胶贴底等,一个个环节精益求精。“楼层之间还有传送带,3楼和5楼的产品由机器运输,在4楼进行最后的质检和包装。”许国盛介绍,走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客户更加注重个性定制和产品质量,在近几年塑料鞋行业相对低迷的情况下,他们的销售额依然做到了稳中有升,这都离不开团队对产品的严苛的品控以及多年来深耕中东市场的专注。他介绍,一双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男款拖鞋多达十几道工序。目前,开迪鞋业已经实现智能生产,但仍保留部分纯手工的工艺制作的环节,这也是中东客户看中的主要因素之一。“智能化生产+纯手工高端定制”相结合的模式,这正是开迪的产品在行业中足以脱颖而出的原因。

车间里的智能生产设备。

车间里的智能生产设备。

工人们在生产制作中。

工人们在生产制作中。

据了解,揭阳(榕城)万洋众创城作为揭阳重点产业园区,也为鞋企提供了完善的供应链配套和政策支持,助力企业高效完成海外订单。许国盛介绍,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公司近三年累计减税超140万元,部分资金用于智能化改造,另一部分则投入设计师团队研发,确保每季度推出约30款新品。

强化“榕城制鞋”站稳市场

广交会不仅带来订单,更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跳板。开迪鞋业在展会结束后,迅速与中东采购商建立深度联系,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保持高效沟通,并针对客户需求调整生产计划。

“揭阳榕城的鞋子非常好,在我们中东热卖!原创程度也很高。”Maqsood说。

据悉,鞋业是揭阳当地传统支柱产业,其中榕城仙桥、梅云、溪南、东阳和渔湖街道更是制鞋企业主要的集聚地。榕城制鞋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由传统产品塑料拖(凉)鞋起步,在传统鞋业向现代鞋业跨越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做强做大鞋产业,形成完善产业链条。截至2024年底,已有鞋业规上企业共141家,主要从事制造销售成品鞋,涌现了思迪嘉、圣路保、开迪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国内外知名品牌生产企业也都与榕城企业开展生产合作。

据许国盛介绍,榕城制鞋有着相对厚实的基础,可批量生产、可个性定制,在国际市场中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以其负责的开迪鞋业为例,鞋企严格遵循国际市场的质检标准,确保符合当地法规。这种诚信经营的理念,也使品牌在海外市场树立了良好口碑。

开迪鞋业负责设计的团队。

开迪鞋业负责设计的团队。

今年,榕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高质量壮大实体经济,建设工商互促双强的实力榕城。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打造制鞋专业园区,扶持特色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加大企业主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聚链强群。同时,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惠企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培育外贸新模式新路径,支持传统外贸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唐楚生 张冰纯 巫超明 王少彧

视频、摄像:陈憧炜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曹柏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