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层峦叠嶂的郁南山区,一条蜿蜒的公路尽头那边是郁南县桂圩镇卫生院。每天清晨八点,西药房的窗口总会出现一个身着白大褂的纤瘦身影——28岁的褚召莉。她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的高校,拥有全日制药学硕士学位,却在基层默默扎根了一年有余。从繁华都市的实验室到偏远山区的药房柜台,她用专业和热忱,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别样青春。
破茧:青春抉择的光芒
2023年的夏天,当无数毕业生涌向城市三甲医院时,褚召莉却作出了一个令师长和同学意外的决定:报考千里之外的粤北山区乡镇卫生院。她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人民健康的重要性,并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深知家乡医疗条件的匮乏。广东虽然是经济大省,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其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郁南县位于粤北山区,这里的村民急需更专业的技术人才和更好的医疗服务,所以我选择了这里。”
初到桂圩镇时,西药房仅有两名药剂人员,药品目录还停留在年版的基药清单。就诊患者中,八成是留守老人,他们常因老花眼而看不清药品说明。村级卫生室的药品台账仍用泛黄的笔记本手写登记。然而,这些并没有让褚召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她扎根基层的决心。
突围:药匣子里的坚守与责任
作为郁南县唯一的全日制药学硕士,褚召莉将专业精神融入了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每当她接过处方笺,都会仔细核对处方禁忌。在药房的玻璃柜台后,她总保持着特有的工作韵律,为老花眼患者调整药盒标签时轻言细语,专注而温柔。即便在通过执业药师考试后,她依然保持着用不同颜色标注药典更新条款的习惯。她说:“安全从来不是宏大的命题,而是每次发药时多问的那句话。”
破浪:多重角色的精彩演绎
除了药学服务外,褚召莉还肩负着办公室行政职责。她以药学专业的严谨性赋能文件管理,从收发登记到归档留存,每个环节都严格校验,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在会议组织方面,她高效统筹各类会议筹办工作,从议题梳理到纪要整理全程把控,确保会议精神精准落地。作为信息枢纽,她搭建起上下联动的信息桥梁,确保政令传达零延误、零误差。其主导编撰的卫生院规章制度手册,将繁杂条文转化为全员可执行的操作指南,为卫生院的管理水平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燎原:星光映照下的乡村振兴路
在褚召莉的带动下,桂圩镇卫生院悄然蝶变。2024年,门诊处方合格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村民看病更加便捷。同时,她的到来还吸引了本科毕业生通过郁南县人才引进计划加入团队,为卫生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她的影响下,卫生院各项文书的文字书写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褚召莉的坚守不是孤例。随着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选择扎根基层。他们用知识反哺乡土,以创新赋能民生,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新时代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记者】梁振
【编辑】甘得意 郑宇健 胡焕红 区云波
【校对】陈敏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