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近35万亩菠萝的海,何以成了全国艺术爱好者的“第二家乡”

作者 陈欢 2025-05-07 20:08

近期,湛江市徐闻的“菠萝的海”,正迎来丰收黄金期。这片充满甜蜜的七彩田园,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00:46

近日,一群身份特殊的新面孔来到了“菠萝的海”,来自全国各地的绘画名家云集于此,开展艺术写生活动。其中不乏李节平、黄家忠、吴锐鸿、陈伟雄、许丙屯、王晓晴、巨云和、黄又、徐海松等著名画家。

“菠萝的海”的画家们。张再漾 摄

一向以菠萝为傲的“菠萝的海”如何得到了广大艺术名家的青睐?当艺术细胞和“菠萝的海”碰撞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湛江的红土地与众不同

“广东省东南西北都曾采风过,唯独湛江的红土地让我感受非常深刻。”中国著名油画家李节平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到“菠萝的海”。

李节平,四川成都人。中国著名油画家,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创作奖 · 金奖获得者。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新世纪之星”,2011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公费派遣,赴欧洲多国考察研修,2012年7月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宾美术学院首届夏季研修班。2013年获“广东省第九届鲁迅文艺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这片土地实在是太不一样,相较于其他城市,湛江徐闻这片土地红得发紫,十分独特”。李节平回忆起第一次来到“菠萝的海”的场景,感慨地说,由于种了菠萝、香蕉、良姜、花生等作物,土地上的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出色彩变化对艺术创作和色彩调校要求十分高,因此每个画家都希望能把“菠萝的海”这片红土地画好,表现好。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陈伟雄是第一次来到“菠萝的海”,他说徐闻“菠萝的海”的乡村田园风光十分少见,第一次来印象十分深刻,这里是艺术创作的宝地,多种颜色撞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灵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许丙屯介绍,在中国,只有徐闻和云南东川两处具备这种独具特色的红土地风貌,相比高原,徐闻“菠萝的海”位于丘陵平原地带,其田园风光让红土地更加诗意,更加入画。


用艺术为乡土“造血”

许丙屯是土生土长的徐闻县曲界镇人,近年来,为了带动家乡的发展,他从深圳返乡,在“菠萝的海”田园里建立了一座乡村美术馆。

希望通过美术馆这个平台,将“菠萝的海”风貌以艺术的形式推广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徐闻红土地和“菠萝的海”的风貌。

“这些年来我天南地北地跑,画过无数的风景,但家乡的风景才是最熟悉最有情感。”许丙屯感慨地说。

“菠萝的海”风光。宁川河 摄

为了带动家乡的发展,扩大知名度,他近年来致力于用艺术的力量让家乡的红土地拥有“造血”能力。2024年1月,他发起了首届“菠萝的海”写生艺术节,吸引了100位全国各地知名画家和美术爱好者到“菠萝的海”写生。并举办了“回望·乡情——全国油画名家(小幅)作品邀请展”,一共邀请了全国多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近150名艺术名家的(小幅)油画作品进行展览。

如今,乡村美术馆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借着一波波艺术家的“野生流量”,“菠萝的海”这片孕育艺术灵感的红土地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现在时不时会有人慕名而来,人们都好奇在这样一个乡村和菠萝田园里,居然会有一座美术馆。”许丙屯说,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艺术家来到这里,让艺术创作转变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通过广邀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实现一个艺术家影响一个艺术圈子,一个艺术圈子再影响一个艺术界,实现“菠萝的海”不断跨界出圈。

李节平说:“我想我以后还会再来这里创作,未来也会向更多的画家推荐湛江徐闻的'菠萝的海',组织开展写生和展览活动。”

南方+记者 陈欢

编辑 卢林枫
校对 裴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