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我国汽车出海运输船船队再添新成员:由中远海运特运旗下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投资、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建造的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在广州南沙正式命名并交付首航。
该船搭载约4000台来自比亚迪、奇瑞、吉利、宇通、中联重科、厦门金龙、三一等中国品牌的车辆,其中九成以上为新能源汽车,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国家。
“远海口”轮是首艘完全满足中国船级社《新能源汽车滚装运输安全技术指南》的船舶,该指南由我国自主制定,以更高规范标准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中远海运深度参与该指南编制工作,“远海口”轮以“标准制定-技术落地-运营示范”全链条实践,成为国内首艘获颁“NEV Carriage”附加标志的PCTC。
“远海口”轮首航投入的“中国-地中海”班轮航线,单程航程约30天,较一般航线压缩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为车企大幅压缩途中运输时间。依托以比雷埃夫斯港为枢纽的支线网络,航线服务网络可覆盖法国、西班牙等多个欧洲国家以及北非主要国家及黑海区域港口。
绿色智能的“海上移动城堡”
“远海口”轮总长199.9米,船舶总吨达68252吨,排水量达39069吨,内部拥有12层汽车甲板,其中包括8层固定层和4层活动层,装载能力为7000标准车位,可承载商品车、工程车、大巴等全品类车辆及MAFI货物。
该船具有绿色、低碳、安全、智能等多项性能特点。其中LNG双燃料动力全球领先。该船采用先进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主机,与传统单一燃油汽车船相比,可节省约20%的能耗。船舶投入运营后可实现24%以上的减碳率,以一个典型的中国-欧洲往返航次为例,使用LNG替代燃料,每航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00多吨。
配备峰值功率302.8千瓦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为目前同类船舶装载的最大光伏系统。年发电量达41万度,可节省燃油约11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5.9吨,相当于年种植约3.8万棵树(以单棵树年固碳9千克计算)。船舶配备中压岸电接收系统,靠港期间100%使用岸上电力,船舶停泊在港每天可减少二氧化碳约21吨。同时船舶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节能措施,如搭载消涡鳍、扭曲舵等能效优化创新设计,综合能效设计指数(EEDI)达行业最优水平,全生命周期碳强度较传统船舶降低约35%。
过去船员驾驶船舶在海上航行时,总是难以吃到新鲜蔬菜,为提高船员的生活品质,这艘船还成功解锁了远洋航行“移动菜园”新模式,在船上开创性地设计了可以种植新鲜蔬菜的集装箱。该蔬菜集装箱堪称船舶上的“菜篮子”,集成了自动灌溉、光照、环境监测和恒温系统的全自动化种植柜,真正实现了现代种植技术与船舶空间深度融合。
多方保障国产汽车畅顺出海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外贸“新三样”之一。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28.4万辆,并且呈持续增长态势。据南沙海关统计,今年以来,截至5月13日,南沙汽车口岸已查验出入境汽车滚装船186艘次,同比增长22.3%。
为了保障“远海口”轮的首航,海事部门开辟绿色通道,采用“智慧交管+无人机巡航+海巡船伴航”模式,护航船舶靠港、出海。海关、边检部门为“远海口”轮定制了“一船一策”方案,实现24小时随到随检,确保船舶到港“零等待”作业。
为保障国车出海,中远海运积极打造绿色高效的汽车船队,先后合作订造了一批大型LNG双燃料汽车船。随着“远海口”轮的交付,中远海运汽车船队规模扩充至20艘,航线遍布中国至波斯湾、欧洲、东非南非、南美西部、地中海等区域,保障了我国汽车供应链的顺畅运转。2024年,中远海运承运发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汽车货量超过16万台,2025年1-4月,承运“一带一路”货量68604台,同比增长110.14%。按照规划,中远海运汽车船2026年将增加至30艘,为更多的国产汽车扬帆出海注入强劲动能。
南方+记者 柳时强 任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