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珠人工智能学院(新E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作品展圆满举办

华农珠江学院 2025-05-25 08:08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E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作品展在7号教学楼一楼大厅圆满举办。本次作品展以“智启新程,创绘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学院毕业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领域的创新成果,吸引了众多师生、行业专家及家长前来参观交流,共同见证了一场科技与创意的精彩碰撞。

作品展上,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王卫星教授代表学院对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了毕业设计作品展对于学生专业成长和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华珠校长蒋恩臣教授致开幕辞。蒋校长对毕业生们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更体现了学院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呈现出一届比一届更优秀的良好态势。学院可将这些优秀作品进行收集和展示,这样既能为在校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和灵感启发,又能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热情。蒋校长提出,可将学生作品融入教学环节,作为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进一步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多元作品,彰显专业实力

此次展览共展出约150件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毕业生们的心血与智慧,体现了他们在专业知识运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水平。

在自动控制领域,陈科宇同学的“果园导游机器人”项目吸引了众多目光。该系统基于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配备OpenMV视觉模块实现果树识别功能,MG513直流减速电机与履带车搭配,使其能够在果园崎岖不平的环境中稳定行驶。灰度传感器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而SNR9912语音模块则赋予了机器人与游客进行基本对话的能力,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果园信息,展现了智能控制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展品同样引人注目。杨谨禧同学的“基于Java的花卉种子商店管理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涵盖了商品展示、订单处理、库存管理、用户服务等核心功能,助力商家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现了学生在软件开发和系统设计方面的扎实能力。

网络领域的作品则展现了学生对前沿技术的强大驾驭能力。龙家杰同学的“中小型企业网络架构与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构建大规模的语料库和先进的语言模型,实现了与用户的自然流畅对话,能够理解用户的意图并提供准确的回答。该系统在智能客服、教育辅导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有望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除了学生自主选题的作品外,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作品也成为了展览的亮点。侯毅锋同学的“渔光一体化水产养殖系统”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进行鱼虾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展现了学生在跨学科创新方面的潜力。

师生交流,共促学术成长

作品展期间,学院精心安排了毕业生与指导教师的交流环节。毕业生们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作品的创作思路、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老师们则对作品进行了专业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不仅有助于毕业生进一步完善作品,更为他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展览还吸引了众多大一学生和其他学院的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他们在欣赏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对人工智能学院各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不少学生表示,通过参观作品展,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蒋校长与毕业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思路,并对作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是人工智能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契机。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学院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展望未来,勇攀科技高峰

人工智能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作品展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毕业生们的创新成果和专业实力,也彰显了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创新、实践、卓越”的理念,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