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首所高校自研人形机器人来了!会社交能导航,手臂操作很 “灵性”
“您好,我是‘南科盘古’。”
在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南科盘古”正在亲切地介绍自己。
据了解,“南科盘古”从样机设计、系统集成、底层通讯,到控制架构与多模态智能交互,所有设计均由南科大机器人研究院独立完成。这也是深圳地区首个完全由高校独立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能实现智能交互、感知与导航、双臂协同操作、视觉智能、交互礼仪等功能,高度拟人机械臂、多模态大模型、多模式智能交互是其特点。自主研发的仿人机械臂与灵巧手系统,能实现人的手臂的大部分功能。
具体来讲,在结构设计方面,南科盘古高度拟人仿生机械臂巧妙融合了直线电机与并联机构技术,针对肘关节和腕关节进行了深度结构优化,成功地将更多自重集中于躯干端,显著降低了机械臂运动惯量,从而大幅优化了整体动力学性能。与传统协作臂相比,南科盘古仿生机械臂的负重/自重比还实现了超过50%的大幅提升。
在多模态交互方面,南科盘古已成功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M-LLMs),同时集成视觉降噪算法,具备多种模式(视觉、语音等)高水平的智能化交互能力。
形态功能方面,南科盘古高度仿人,并具备多项先进功能,如集成多模态语音交互能力,能够基于上下文与用户进行自主多轮对话,精准理解用户意图和环境信息;搭载高精度雷达建图技术,实现自主语义导航与路径规划;配备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仿人机械臂与灵巧手系统,可实现双臂协同操作;融合视觉语言模型(VLM)技术,支持物体分割识别、智能拍照等功能;具备自主打招呼、握手、鞠躬等类人化社交行为。
南科大机器人研究院表示,目前正在进一步攻关,开发基于语义理解的自主抓取与复杂操作功能,以推动其应用场景的深化与拓展。
采写:南方+记者 孙颖 通讯员 韩文嘉
视频:南方+记者 朱洪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