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女皇”奔赴香江!“果链巨头”立讯精密闯关港股

作者 李荣华 2025-08-21 11:31

8月18日晚,“果链巨头”立讯精密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由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联席保荐。

这家2024年营收2687.95亿元、净利润133.66亿元的企业,拟募资不低于10亿美元,用于海外扩产、汽车电子及AI通信研发。

尽管“果链”身份带来高营收,但其超七成收入依赖苹果、毛利率持续下跌至10%的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福布斯中文版杂志2-3月刊封面人物 王来春。

福布斯中文版杂志2-3月刊封面人物 王来春。

打工妹创办代工帝国,登录A股十五年再赴港股

“与凤同飞,必出俊鸟”,据福布斯中文网报道,这是王来春很中意的一句话,也是其多年创业的映照。

王来春曾是富士康流水线女工,做到工厂线长,随后与兄长王来胜创业后做代工业务,富士康是其客户。2004年,二人在深圳创立立讯精密,形成自主品牌业务,从电脑连接器起家。2010年9月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首家登陆中小板的外资控股电子制造企业。截至2025年8月19日,其A股市值约2904亿元,全职员工27.8万人。

公司赴港IPO前,王氏兄妹合计持股37.88%,为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其余股份由A股公众股东分散持有。据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王来春身家615亿元,位列全球第362位。

作为国内制造业龙头,公司以“垂直一体化+全球化产能”模式构建全产业链布局,截至2025年7月,在全球29国布局105个生产基地、28个研发中心。招股书称,2024年数据显示,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五部智能汽车中,就各有一部使用其产品。

登录深交所之后,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快速扩张,累计募资超1164亿元,其中252亿元用于并购,切入苹果供应链和奔驰、宝马等顶级车企供应链。

公司主要亮点。

公司主要亮点。

消费电子超八成,汽车与通信能否接棒?

立讯精密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2024年,消费电子收入2240.94亿元,占比83.37%,是AirPods最大代工厂、iPhone第二大组装厂;汽车电子收入137.58亿元,同比增长48.69%,占比仅5.12%;通信与数据中心收入183.6亿元,占比6.83%,已为AWS、Meta、英伟达供应相关产品;其他业务占比不足5%。

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2140.28亿元增至2687.9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10%;归母净利润从91.63亿元升至133.66亿元,增幅45.8%。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营收617.88亿元,同比增17.90%;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同比增23.17%,增速优于行业。

公司合并损益表。

公司合并损益表。

与同行相比,其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12%,高于蓝思科技(9%)、歌尔股份(8%);但毛利率从2015年的22.88%降至10%左右,低于蓝思科技(约15%)和歌尔股份(约14%),而公司研发费用率6%-7%,亦低于工业富联的8%。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及2025年的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分别为8.4亿元和66.9亿元,主要因业务运营及扩张需大量资金。

拟募资10亿美元,高负债与客户集中存隐忧

招股书显示,本次港股募资拟40%用于越南、印度、墨西哥基地扩建及自动化升级,30%投入汽车高压线束、AI服务器互联技术等研发,剩余用于偿还502亿元短期借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市场猜测募资超10亿美元,公司称“以后续公告为准”。若成功募资,将助力其追赶对手——蓝思科技今年3月递表后仅101天便登陆港股,募资43亿元用于全球化布局。

立讯精密。

立讯精密。

公司风险方面,一是客户集中,前五大客户贡献78.5%收入,第一大客户(推测为苹果)占比70.74%;二是财务压力,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62%,短期借款502亿元、长期借款225亿元;三是毛利率下滑,消费电子毛利率跌至个位数,汽车与通信业务尚处投入期;四是地缘风险,高比例境外收入或受关税政策影响;五是产能消化,2025-2027年预计资本开支450-500亿元,若需求放缓,折旧压力将增大。

立讯精密谋求“A+H”上市,希望“借国际资本加速去苹果化”,但从代工到品牌、从零组件到系统的跨越仍需时间检验。若成功挂牌,其能否凭第二增长曲线摆脱“果链”估值折价,备受市场关注。

南方+记者 李荣华

相关阅读:

1、拟收购iPhone代工厂,前富士康打工妹续写传奇

2、立讯精密:深圳第11家世界500强企业如何炼成?

编辑 王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