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这些红色文化历史,让我倍感振奋,我将把革命精神融入到合作区新城建设中。”近日,在参观了深汕大安红色文化园后,来自鲘门街道的基层工作人员林先生激动地表示。
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发展。今年7月,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街道大安红色文化园启动试运营,并举办深汕特别合作区村(社区)工作人员专题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及首期培训活动。
大安红色文化园是深汕特别合作区首例点状供地项目,总投资约12000万元,一期投资约2000万元,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园区主体涵盖红色记忆馆、培训教室、报告厅等主体建筑及展陈工程。
该项目以“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重点,深度挖掘整合大安村及周边19处珍贵的红色遗址资源,目前已复建江南地委扩大会议旧址等4处革命遗址,并通过场景还原、实物展陈、多媒体互动等现代化手段,生动再现峥嵘岁月的革命历史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教育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大安红色文化园三大特色亮点,为区域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整合红色资源实现历史“活态”传承,构建起集党性教育、参观瞻仰、深度研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文化主题游览线路,让沉睡的红色历史真正“活”起来。
精心打造多功能平台铸就教育研学高地,着力打造成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党性教育的主阵地、红色研学实践的示范标杆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样板区。
有力激活乡村动能文化赋能产业振兴,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引擎,有效联动周边乡村产业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升温、特色农产品销售、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等多元业态发展,为当地村民创造家门口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显著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深厚的文化驱动力。
“看到这个红色革命遗址得到修缮,成为红色旅游点,同时带动村容村貌大提升,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年逾七旬的新杏村村民曹显水说。夏雨初歇,新杏村曹氏祖祠绿草如茵的庭院坡地上,“中共江南地委扩大会议旧址”红色标牌厚重大气。
大安红色文化园的建成启用,坚持“红色为魂、生态为基”,融合革命教育与自然体验,是深汕特别合作区“红绿融合”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接下来,园区将陆续推出党性教育、红色研学、乡村风情体验、生态徒步等特色线路,打造立足深汕、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红色文化旅游新高地和首选目的地。
南方+记者 陶清清
部分来源:深汕景观园林工程公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