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成泡泡玛特业绩“大功臣“,迷你版将面世

作者 黄晓韵;许蕾 2025-08-20 14:32
00:09

(泡泡玛特发布会,时长共09秒)

泡泡玛特发布会

8月19日,泡泡玛特在港交所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各项核心财务数据“多面开花”。

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均创历史新高。

创始人王宁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这周将发布Mini 版LABUBU。泡泡玛特的增长故事仍在持续。

Labubu成“大功臣”

“这周就要发布Mini 版LABUBU,以前可能大家是挂在包上,可能从下周开始,大家甚至可以挂在手机上,它的使用场景会更多。”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

Labubu可谓是泡泡玛特业绩的“大功臣”。

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共有13个艺术家IP收入过十亿,其中THE MONSTERS、MOLLY、 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在报告期内分别实现收入48.14亿元、13.57亿元、12.21亿元、12.18亿元和11.05亿元。

2025年上半年,毛绒品类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手办。数据显示,毛绒实现营收61.4亿元,同比增长1276.2%,占比44.2%;手办实现营收51.8亿元,同比增长94.8%,占比37.3%。

泡泡玛特首席运营官司德表示,在LABUBU如此火爆的情况下,它的销售收入也只占了35%左右,“其实坦白说,我们下半年的产能确实面临了比较大的挑战。”

随着Labubu的爆火,需求远超供应链反应速度,导致工厂产能紧张。如何匹配爆发式需求,避免产能“拖后腿”?这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针对产能问题,泡泡玛特副总裁袁俊杰回应称,“我们有工程师感慨说,今天一个月的量等于以前做一年的量。具体从数字上看,比如毛绒产品,一个月的产能是去年同期10倍以上,现在是3000万只左右。即使是今年七八月份,和一季度比,也是10倍以上的增幅。”

袁俊杰透露,未来在提升产能方面,从技术角度来讲,精益生产自动化是法宝。自动化生产线经过改造后,普通工人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在质检环节,从人工检测转为激光打标质检 ,保持品质一致。

从深层次看,要满足来自真实世界广大粉丝、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要做好销售预测,让真实的需求、销售预测、生产计划,这三个数字尽最大程度吻合。

海外业务占集团销售额近半

会上,联席首席运营官文德一表示,未来泡泡玛特将聚焦中东、南亚、中南美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为泡泡玛特打开更多增长空间。

数据显示,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的销售额达到55.93亿元人民币,贡献了约40%的集团销售额,增速远超国内市场。

财报首次披露中国、亚太(指中国以外的其他亚洲及大洋洲国家和地区)、美洲和欧洲及其他地区四大区域业绩。其中,中国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135.2%;亚太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美洲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729.2%。

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在英国剑桥、印尼巴厘岛等地标性位置开设了首家门店。截至2025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在全球18个国家运营571家门店,今年上半年净增40家,运营2597台机器人商店,今年上半年净增105台。

增速可持续性备受关注

然而,公司的发展天花板在哪?在业绩说明会上,分析师围绕增长可持续性以及单一IP的发展上限展开提问。

面对全年指引的提问,王宁没有直接回答,不过他说:“今年年初时还说非常有信心达成50%的整体增长,去年是100亿,今年希望能够做到200亿,但是现在感觉,今年应该300亿也很轻松。”

他认为,除了增速外,公司更关注健康度。今年上半年公司没有激进开店。“预计今年门店净增长不超过10家。”王宁透露。

公司坚持始终以IP为核心和全球化战略。尽管上半年开设了泡泡饰品店和泡泡玛特甜品店,但不会短期内快速扩张。

王宁并不觉得单一IP占公司营收比例过大不健康,更多原创IP可以证明我们是一家相对健康的平台化IP。“米老鼠占迪士尼业绩过大是不是就不健康呢?不见得这样子。”他直言。“当一个IP成为世界级IP以后,价值才刚刚开始。不是说讨论得多,价值就高,讨论得少就没价值了。”

采写:南方+记者 黄晓韵

视频:南方+记者 许蕾

编辑 马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