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来袭,天河体育中心上演“C位秀”|馆窥十五运②

作者 傅鹏;黄舒旻 2025-08-11 11:19
01:18

“回忆杀”来袭,天河体育中心上演“C位秀”|“馆窥”十五运②

一百个“老广”眼中有一百个天河体育中心。作为广州的体育符号,天河体育中心从“六运会”启航、于“九运会”兴盛、凭亚运腾飞,记录了一代广州人的共同记忆。

此次体育盛会,天河体育中心再次站上“C位”,不仅将承担十五运会足球、排球、乒乓球、三人篮球等多项赛事任务,也将作为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主场馆。

天河体育中心经过改造华丽归来,上演体育“回忆杀”,更将写下新的体育故事。

复建南广场,打造“无界体育公园”

“天河体育中心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建筑,历史记忆怎么去保持、传承和创新融合,最终重新焕发生命,是我们改造的重点。”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总建筑师、天河体育中心维修改造项目设计师姚迪说。

在他看来,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是整体规划进行了重新布局,打造“无界体育公园”。“无界”一方面体现在天河体育中心整体布局以“一轴、一心、双环、多联”为构架,各个板块采用无界连接,部分围墙和临时建筑被替换为通透的绿化和休憩空间,让分散的路径融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体现在增加了群众活动的场所,比如原本闲置的体育场二层平台改造为环形跑道,以真正打造城市“人民体育公园”。

还有一大亮点是此次改造复建了南广场门楼,重塑天河体育中心南北中轴标志性节点,彰显广州城市文化传承与时代活力。

复建工程以“天体之门”为设计概念,既呼应历史风貌,又注入现代元素。造型上延续原门楼简洁大气的白色柱体与顶棚形态,兼顾耐久性与光影效果。技术上主体采用钢结构,结合现代建筑技术提升安全性与功能性。门楼作为连接天河体育中心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象征广州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城市精神,强化新中轴线空间序列的整体感。

“期望此次十五运会是一个安全、精彩,能体现广州的人文精神和岭南特色的盛会。”姚迪说。

绿色+智慧,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馆

看信息、借充电宝、看天气……最近,不少爱在天河体育中心周边跑步的“跑友”发现,原本普普通通的灯杆变“智慧”了。

“为了更好地服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一个个智慧灯杆能提供‘微服务’。”广州信投总经理助理蒋学钊介绍,经过改造升级,智慧灯杆通电通网后能搭载各种服务场景的应用设备,从借充电宝到查询赛事各种信息,一根智慧灯杆就是一个微型服务站。

智慧灯杆只是冰山一角,天河体育中心依托数字孪生、物联感知等技术构建“小节点大中心”数字化底座,整合住建、规自、政数等局现有市级平台资源,实现“一云纳管”集约化管理,实现“建成即智慧,运行即高效”。

“通过智慧运营管理云平台,我们可以看到综合、安全、能耗、设备等八大态势,了解天河体育中心整个场馆的运营情况。”广电信义软件研发总监向刚说。经过智慧化改造的天河体育中心充分彰显了“科技全运”的智慧魅力,比如,客流分析设备部署于场馆出入口,依托热力图技术实现98%超高精度的实时客流统计。再如,人脸识别设备结合AI算法,对主要通道进行毫秒级人脸抓拍,能快速定位走失人员并实时预警。

更智慧,也更绿色,天河体育中心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在绿色技术上,天河体育中心有超高效多联机空调系统、智慧照明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及储能示范、高效电梯系统等,实现场馆运行的节能减碳。

【延伸阅读】

高燃!360度解锁奥体中心“新皮肤”|馆窥十五运①

策划:龚晶

统筹:黄舒旻

文字:傅鹏

设计:钟冠婷

编辑 叶颖诗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