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之“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日前在北京公布,连州榜上有名,成为清远唯一一个。这也是连州继2023年获得“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称号后夺得的又一殊荣。
该报告系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第六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研究对象为大陆地区1866个县(含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等)。其中,县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旅游开发效益、社会经济支撑条件等4个方面20个具体指标。
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分布在22个省份,其中广东共有五个县上榜,分别为台山市(位列20)、惠东县(位列36)、仁化县(位列51)、连州市(位列63)、南澳县(位列74)。
作为清远唯一上榜的县(市、区),连州旅游资源丰富,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福山等景点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名气,初步形成了“历史文化游、古村文化游、山水游、长寿游、休闲乡村游”五大精品旅游线路,2023年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率均排名清远各县(市、区)第一,摘得“双冠”。
如今的连州,青山绿水皆可游、一年四季有惊喜。广东旅游业界人士称,走进连州,有如走进了岭南历史文化大观园,跨入了美丽的大自然风景画廊。连州今后将以开发红色经典游、历史文化游、粤美乡村游等高品质体验服务业态为抓手,布局一张多元化的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打造“百亿级”文旅产业项目,赋能连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连州上榜“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黄慧诚 摄
连州上榜“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黄慧诚 摄
农文旅体融出新业态
震撼人心的“抬大神”,惟妙惟肖的“舞马鹿”,风情独特的“长鼓舞”,古朴原生的“唱春牛”……6月22日晚,连州千年民俗展演彩排活动在湟川南路举行,街道两旁被挤得水泄不通,众多市民和游客闻讯而来先睹为快。今年7月起,连州文旅产业将放出“大招”,通过举办2024年旅游文化季系列活动,为游客带来一场独具特色的旅游盛宴,力促人气、财气双丰收。
连州千年民俗展演彩排。张晓欣 摄
连州千年民俗展演彩排。张晓欣 摄
今年7月起,连州将举办2024年旅游文化季系列活动。黄滢 摄
今年7月起,连州将举办2024年旅游文化季系列活动。黄滢 摄
手握“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中国生态旅游大市”“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中国摄影之城”“广东历史文化名城”等金字招牌的连州,依托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风光秀丽的山水资源,注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发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跑出“加速度”。
去年11月26日,连州首届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跑。从连州首届半程马拉松赛事活动官方公布以来,全市各大重点酒店预订率呈一路飙升态势,赛前及比赛当日,部分热门酒店的预订率与同期对比创新高,如铂威酒店、红楼宾馆、连州大酒店等预订率均超过90%,入住率赶超“黄金周”,点燃了旅游行业。
连州首届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跑。
连州首届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跑。
202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12月8日在刘禹锡文化广场盛大开幕。年展期间,展出37个国家的92位摄影师代表作品1800多幅,其中国内摄影师作品有1300多幅,吸引37万多人次到连州观展、游玩,带动旅游收入3.11亿元。
202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吸引37万多人次来观展、游玩。
202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吸引37万多人次来观展、游玩。
2023年12月9日至10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与践行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度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连州举行,“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连州市东陂镇西塘古村研学基地”正式揭牌,全国近100名专家学者云集连州开展研学活动,吸引了全国关注目光。
融出新业态,发力高质量。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带动下,连州充分提升了文化、旅游等产业及其产品的附加值,激发了消费市场。即将举行的2024年连州市旅游文化季系列活动,旨在激活文化、旅游与商业资源,打造旅游、文化、消费经济活跃带,带动湟川南路、连州第一大道商圈发展,点亮夜间旅游文化、非遗节庆美食亮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行业经济加温,促进全市经济拉升。
该系列活动以“赏文化”“品佳肴”“深体验”为主要内容,集文化、旅游、饮食、购物于一体,进一步推动连州农文旅体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提速“百亿级”文旅产业加快实现。
花果旅游成富民产业
摘新鲜瓜果,赏乡间美景……盛夏的连州乡村,瓜果飘香,每天有大批游客来到广袤的农村休闲度假、观光游玩,或小坐农家品尝美食,或走进果场体验采摘乐。
依托资源禀赋,连州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以“花果旅游”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一城春色半城花,最美菜心花、桃花、梨花大批上线;夏秋盛景瓜果香,鹰嘴桃、水晶梨垂挂枝头,蓝莓、杨梅、西瓜、柑橘等释放“果经济”的“甜蜜效应”;银杏红枫层林染,银装素裹冬赏雪,每年冬春季节上演“冰雪奇观”,成为广东游客赏雪打卡胜地……
连州每年冬春季节上演“冰雪奇观”,成为广东游客赏雪打卡胜地。罗敏 摄
连州每年冬春季节上演“冰雪奇观”,成为广东游客赏雪打卡胜地。罗敏 摄
油菜花开成海,满屏都是关不住的春色。张晓欣 摄
油菜花开成海,满屏都是关不住的春色。张晓欣 摄
漫山遍野怒放的梨花。黄津 摄
漫山遍野怒放的梨花。黄津 摄
行走在连州乡镇村落,“四季花开不同,果树成荫飘香”已成风景。“花经济”的兴起催旺了连州“果经济”,如今连州发展水晶梨、鹰嘴桃等各类特色水果逾10万亩,“花果旅游”堆头超20亿元,成为富民旅游新业态。
连州“花果旅游”堆头超20亿元。黄津 摄
连州“花果旅游”堆头超20亿元。黄津 摄
得益于花果经济,景区人气足了、果场赚钱了、农村变美了、村民增收了,实现了农旅融合、农旅互促的良性循环。下一步,连州如何探索延长“花果”产业链,让“花果”更有“价值”?
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围绕“百千万工程”,连州提出以“花果经济”为载体,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挖掘土地潜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文旅融合活力焕发、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目标。
其主要载体,就是规划打造“九陂镇——湟川三峡”“广连高速西江出口——连州市区”“西江——高山——湟川三峡”“二广高速东陂出口——连州地下河景区”这4条共250公里长的“花果经济长廊”,形成集旅游景点、农家乐、赏花、采摘品果为一体的“经济带”,成为连州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爆点。
生态水利成新兴热点
暑假将近,东陂镇马头陂村亲水平台被不少市民预定为必玩项目。去年,依托颇具岭南水乡韵味的鱼鳞陂水景观,马头陂村亲水平台成了连州新晋“网红打卡点”,日均打卡游客千人以上。这是连州针对境内河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运用水生态环境赋能旅游产业的新探索。
马头陂村亲水平台。资料图
马头陂村亲水平台。资料图
一河一画卷,一湖一风光。近年来,结合“百千万工程”和绿美生态建设,连州大力推进万里碧道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充分挖掘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资源,做优做活“水旅融合”文章,发展绿色水经济,建成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水利项目。
融合“水利”与“文旅”,连州推出“乡村水文化慢行之旅”“岭南水韵之旅”两条水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将沿途的古村落景观、水利工程和自然风光景点等串珠成链,强化水利文化产业带动作用,实现依水兴旅、以水活景,不仅丰富了连州旅游资源,也给广大游客带来了新体验。
连州做优做活“水旅融合”文章,发展绿色水经济。
连州做优做活“水旅融合”文章,发展绿色水经济。
其中,东陂河(石角片区)碧道建设工程总长6.43公里,涵盖连州镇石角、水东、阁桥、沙坊等村庄。该碧道将治污、治水、治岸与景观、游憩、历史文化等相结合,改造拦河陂、修复堤岸、铺设骑行道、完善周边公共设施,串联起沙坊村、水东村、石角村等多个美丽乡村,进一步宣传当地特色文化、提高沙坊粉的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带动周边农业发展。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一年一度“洗佛节”在连州镇沙坊村拉开序幕,沙坊村民会将神像扛抬到村边的小河里,男女老少一起下河为神佛洗浴,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当地村民在周边设立沙坊粉、农副产品售卖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已完工的连州市三江河碧道项目成了连州“水旅融合”一大亮点。该碧道总长11.65公里,项目以“碧道+双城”理念推动实施,打造安全行洪通道、自然生态廊道、文化休闲漫道和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连通连州市市区和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区,助力“连州—连南”生活、休闲、经济一体化进程。
行走在这条生态廊道上,悠悠碧波与葱葱花木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在这里,市民可以曲径寻芳、栈道观景、漫步碧道,随处可见低空飞翔的白鹭,感受如画江景。
此外,连州还将新建连江城南桥右岸段休闲健身补短板工程,将碧道延伸至连江河段,串联河滩古树、双溪文化节点,可沿线欣赏双溪亭古建筑风貌,打造沿江生态风光带,展示连州城乡风貌。
景区升级换新颜
国家5A级景区连州地下河人流如织,驻足观赏神秘瑰丽的溶洞;游客乘船畅游湟川三峡,赏瀑布、观奇石、览古迹……今年“五一”期间,连州累计接待游客9.78万人次,同比增长7.45%;旅游收入6496.8万元,同比增长18.54%。
连州旅游资源丰富。去年来,该市积极引导核心景区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龙潭文化生态旅游区升级改造。通过实施“微改造,精提升”,以创新活动、热情服务、百变玩法迎接四方宾客,持续为景区注入新能量、焕发新生机。
国家5A级景区连州地下河。
国家5A级景区连州地下河。
为确保景区升级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当地专门成立了景区提升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清单、目标时限、服务要求等,全力推进项目早日落地见效。目前,连州地下河景区大门、停车场、游客中心广场及洞内灯光等配套设施已完成升级改造,湟川三峡——龙潭文化生态旅游区也进一步提升了景区主干道、客房及周边绿化环境。
据统计,2023年连州地下河接待游客54.6万人次,同比增长244.0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2.64%;湟川三峡——龙潭文化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20.04万人次,同比增长140.8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19%。
潭岭天湖是广东海拔最高的人工湖,辖内风景秀丽、生态优良、景观独特,每年吸引众多珠三角游客前来看花、品果、赏雪。连州今后力争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统筹规划好潭岭天湖的开发和保护,将其打造成观湖赏雪景区,成为新的旅游爆点。
此外,连州还将对大东山温泉、瀑布、高山草甸、峡谷、珍稀生物等优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富硒和长寿为品牌的饮用水、药材和果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集温泉度假、漂流避暑、休闲养生、野外露营、研学旅游、富硒长寿为主题,规模50亿元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
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上,连州将探索打造畔水、沙坊、东村、西塘等一批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点,进一步做好“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发展,实现旅游市场旺丁又旺财。
未来,连州将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擦亮连州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升级优化连州地下河5A景区,培育打造一批品质高、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全力打造“百亿级文化旅游产业”。
【撰文】陈国飞 黄津 张晓欣 黄滢 通讯员 黄迪 邓国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