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言“高材生”|朱海生:多份提案得到督办,琴澳通关便利性提升让履职更有信心

今日香港地 2025-01-13 12:32
05:16

带言“高材生”|朱海生:多份提案得到督办,琴澳通关便利性提升让履职更有信心

“这些年来,我通过采访报道、办活动、走访调研等方式收集民意,尤其是‘广东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澳门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可以和港澳居民有更好的互动,让委员发挥更多积极作用。”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前夕,澳区省政协委员、澳门商报社社长朱海生在接受GDToday记者专访时分享了他履职7年来的深刻体会。

从澳门单牌车进出横琴到赴港澳商务签注实行 “智能速办”“全国通办”等出入境便利政策,朱海生的多条提案被先后采纳督办,为琴澳一体化进程贡献“委员智慧”。

今年,朱海生继续聚焦提升横琴口岸跨境通行效率议题,建议升级口岸通关系统和技术,通过建立琴澳新的“联合一站式”系统,实现“一次采集、一次通关”的方式,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同时增设服务旅客配套设施、简化内地旅客自驾小客车上岛后出岛流程,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加速琴澳一体化进程。

“委员工作室”拓宽服务群众渠道

作为澳门商报社社长、澳门新媒体联盟主席,朱海生长期活跃在媒体、文旅、会展行业一线,与民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要做好履职工作,倾听民意、反映民声是重中之重。除了政协体制内的信息来源,我结合自己的行业实际,通过走访调研,新媒体联盟定期组织活动,让从业者在活动中互动交流,同时也帮助我更扎实地了解民生情况。”朱海生说,多年来,他紧扣民生热点和区域发展需求撰写提案,关注琴澳通关便利化及两地规则衔接,进一步促进澳门居民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活。

2019年,全国首个跨境办公试点楼宇——横琴总部大厦正式挂牌,首批10家澳门企业牵手入驻。“我们作为首批企业之一,多年来扎根横琴,拓展机遇,也为许多澳门企业、社团提供经验和建议。”朱海生举例,为了提升横琴民生质量,他会定期与澳门街坊联合总会等社团交流互动,了解并反映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工作、就业方面的需求。“我们的提案内容都是基于一线工作。”

2022年,“广东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澳门委员工作室”(下称“澳门委员工作室”)在横琴成立,为澳区委员履职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澳门委员工作室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让委员在大湾区履职,与大湾区居民有良好的互动,让他们了解政协委员的工作,同时也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朱海生介绍道,澳区广东省政协委员共30名,涵盖了工商界、文化界、专业人士等各行各业的精英,澳门委员工作室成为他们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阵地。

澳门委员工作室

澳门委员工作室

根据履职要求,澳门委员工作室有“坚持学习、积极履职、反映民意、网络议政、打造平台”五项履职要求,明确“委员以个人或集体名义年内至少提交1件品质较高的提案”“设立‘委员信箱’和建立群众来访机制”等具体任务。

同时,依据活动制度,澳门委员工作室要重点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并积极开展相关的履职活动,每年开展集中活动不少于三次。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履职成果,向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报送调查报告、提案建议或社情民意资讯。

“2024年,我《关于优化琴澳通关条件,加快两地规则衔接的提案》得到省政协专门委员会督办,多项便利政策陆续落地。这也让我的履职工作更有信心和动力。”朱海生说。

今年,朱海生带来《关于提升横琴口岸跨境通行效率与旅客满意度的提案》及《构建统一数据运营平台,高效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两份提案,围绕琴澳的数字化建设与科技创新、提升横琴口岸通关便利性等方面提出建议。

朱海生在省政协会议上发言

朱海生在省政协会议上发言

推动琴澳文旅产业融合,打响国际化品牌

作为相关从业者,朱海生对于文旅会展融合发展议题格外关注。近年来,朱海生在横琴成功引入 “澳门国际文化美食节”“澳门・横琴艺墟” 等活动品牌,让澳门中小企业走进横琴深合区。“我们看到这些活动很受年轻人欢迎,未来可以依托琴澳各自优势打造国际性品牌。”

澳门国际文化美食节

澳门国际文化美食节

朱海生认为,澳门拥有国际性平台与资源,但受制于空间不足,横琴则能提供很好的补充。“澳门会展业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的认可度,每年举办几千场大大小小的活动。我相信横琴和澳门可以联动起来,让国际性的品牌活动落地横琴,探索‘一展两地’,使得琴澳之间形成会展产业链。”

在朱海生看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澳门实现产业多元化的重要平台,如何让澳门居民利用好“一国两制”政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委员们持续探索,贡献智慧的重要课题。“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上的便利,我们希望澳门居民体感上认为横琴就是澳门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琴澳一体化’。”

采写/脚本:GDToday记者 张诗雨

拍摄/剪辑:GDToday记者 梁梓健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