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1123”文化工程,让南海因文化更美好丨区委全会

作者 李欣 2025-01-10 12:02

1月10日,南海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全会报告提出,南海将实施“1123”文化工程,构建“三带三区”文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让文化因城市而更强大,让城市因文化而更美好。

南海有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因此更要在传承中做好创新。报告提出,创新是文化传承的生命之源,要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集中力量打造一大核心IP、三大品牌活动。通过打响“西樵山文化”核心IP,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扎实推进“五个一”行动,讲好南海故事,塑造独一无二的文化标识;打造大地艺术节活动品牌,做好艺术节商业运营,联动开展多元艺术活动,强化艺术的引流、赋能、转化效应;整合“龙舟+龙狮”资源打响“龙超”品牌,推进国际龙船运动中心项目建设,常态化举办赛事活动,打造新的城市名片;实施“墟游记”品牌塑造计划,用文化艺术点亮一批旧墟市、旧厂房。

面对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南海要激活文化资源,更需要在创新中发展,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激活文化因子、消费活力。比如,着力打造文化艺术与现代产业探访体验之城,持续唱响“探南海、叹岭南”城市主张,深化国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西樵山、广东千古情、开心麻花龙头带动作用,释放文旅联动的乘数效应。着力打造湾区演艺新高地、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加快推进文化中心、艺术中心项目,大力建设千灯湖中轴文旅商贸集聚区,推动三大演艺核心区建设结出硕果,促进演艺、旅游、美食、电竞等业态融合发展,让“流量”加速变“留量”。用好听音湖“两馆一中心”,打造岭南文旅会客厅、佛山会展会议首选地。塑造“南海菜”美食品牌,争创“粤式茶点之都”。积极培育公园经济、主理人经济,深化文化艺术进商圈,精心塑造一批“小精美特”文化地标节点。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终目的是要发挥文化的引领功能、撬动作用、放大效应,助推文化在发展中为重点工作赋能。为此,南海将持续深耕“水上南海”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水上装备产业,高质量建设第二批40个重点项目,谋划打造西江水利风景区,展现“岭南文脉、水係南海”之美。深入开展“艺企同行”,促进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跨界交流合作。扎实推进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深化文产特派员制度、文艺家驻村计划,强化乡村美术馆、艺术馆建设,推广“一村一史一志”工程。

采写:南方+记者 李欣

编辑 黄逸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