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一院首推新型健康网络“DNA模式”
10月19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联合美国麻总百瀚(Mass General Brigham )学术医疗系统主办的第三届医院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在广州开幕,中山一院在会上首次推出了构建新型健康网络的“FAH—DNA模式”(FAH即中山一院英文缩写),依托医生(Doctor)、护士(Nurse)和人工智能(AI)三个载体,通过区域医疗中心、社会康养合作机构、家庭照护服务及互联网医院等路径,将优质医疗服务送达社区和家庭。
中山一院是全国首批8家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创建单位之一。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介绍,DNA模式发挥国家医学中心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新型健康网络的构建,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和效率,进而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同质性和公平性。
肖海鹏在论坛上作报告。
肖海鹏在论坛上作报告。
在DNA模式中,区域医疗中心、社会康养合作机构、家庭照护服务及互联网医院等,是优质医疗服务落地的具体路径。
以区域医疗中心为例,中山一院对口建设的广西医院已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中山一院总院与广西医院建立了轮转机制。
“广西医院在自身能力提升的同时,又往下帮扶5个地级市的10家技术协作单位,短短一年多时间已轮派超过500名医务人员,开展了院内首例技术106项,填补广西技术空白27项,大大提升了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肖海鹏说。
在长三角,今年5月,中山一院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启动合作共建,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高端人才与技术输出、平台建设、远程医疗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将帮助医院建立或发展手术中心、急救中心、耳鼻喉中心等,让优质医疗服务辐射至更大范围。
家庭照护服务也是该模式的一个重点。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发起订单,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收订单,指派医护人员上门服务,为居家养老和慢病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未来依托AI技术、可穿戴设备等,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实时掌握居家患者的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肖海鹏说。
目前,DNA模式链接了哈佛、伯克利、伯明翰、南洋理工等国际高校医学资源,辐射到了大湾区、长三角、广西等地区域医疗中心,并且通过与社会康养机构合作赋能养老产业,同时,还延伸到了阿联酋、老挝、多米尼克等国家。
采写:南方+记者 卞德龙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