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蕉界,“橘生淮北仍为橘”的现象开始普遍出现。
香蕉作为一种热带水果,鲜少在北方种植。但近年,随着“南果北种”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香蕉突破地域限制,在陕西、北京、新疆、吉林、甘肃、河北、山东、宁夏等地落户生根。
细究之下,关于香蕉“南果北种”开始出现两种声音。一群人认为“南果北种”有前景,是北方特色农业的未来。另一群人则反驳说,南果北种是“鸡肋”,是一个只能看的噱头。
发展至今,两种声音愈演愈烈。
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宇一香蕉种植园内,游客在生态观光采摘大棚内参观游览。图源 吉林发布
01
突破地域限制:香蕉“南果北种”多地开花
“南果北种”是一种创新的农业种植策略,指的是在北方地区种植适应南方气候条件的水果。可以帮助北方地区农民增加农产品多样性,丰富市场供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收入。
香蕉是典型的热带水果,也是“南果北种”的关键水果。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越来越多香蕉突破地域限制,在北方地区落地生根。
2月13日,51株香蕉在陕西榆林试种成功。温室大棚里,香蕉植株长势旺,宽大、翠绿的叶片泛着光泽,一串串香蕉挂在枝头。技术人员表示,种植过程中,要根据香蕉植株的生长特性,在不同阶段进行科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详情→“南果北种”新突破!51株香蕉在陕西试种成功)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沙峁镇石角塔村的龙华振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里,51株香蕉植株长势正旺。
无独有偶,北京市平谷区早在2023年便引种香蕉成功。通过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相关技术专家指导,调控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调整成可以让香蕉更易生长的“南方气候”。据悉,该园区香蕉从2022年开始首次试种,长势良好。目前,种植面积1亩,预计亩产量约2400公斤。同时,该温室大棚为采摘观光一体,吸引了不少游客参观、采摘,有效助力农民增收。
北京市平谷区的王辛庄镇广顺高效农业园的温室大棚内排列整齐的香蕉挂满枝头,让人恍然感觉踏入一片热带雨林。图源 人民网
远在新疆库尔勒的大棚里,也洋溢着蕉香。种植户程琳拥有10余年丰富的种植经验,她在库尔勒英下乡承包了10个大棚,香蕉大棚占地3亩。她表示,库尔勒的气候条件与香蕉传统种植地差异较大,需要克服许多挑战。试种初期曾多次请教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研究新品种,经过近一年的培育,香蕉树长势喜人,最高的已经长到2米多,试种基本成功,预计今年可以上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英下乡其兰巴格村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郁郁葱葱的香蕉树,在温室大棚里青翠欲滴。
此外,吉林、甘肃、河北、山东、宁夏等地也积极探索“南果北种”模式,引进香蕉品种到本地种植,同时发展“特色种植+观光采摘”之路,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02
光环下的挑战:高成本与舆论争议的困局
“通过精准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等条件,让南方水果能够在北方生长。且避免了水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口感变差、营养流失的问题。”河北童年时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吕博洋介绍,公司的现代园区内种植的香蕉树高大挺拔,巨型花苞盛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甜蜜风景线”,“品质可能比原产地更胜一筹。”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支社成员许林兵认为,北方大棚种植香蕉优势明显。一方面,北方温度低,香蕉挂果时间长、甜度高、香味浓,采收时饱满度好,还可以分批采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量。另一方面,大棚种植可以有效控制夏天雨水吸收导致香蕉树生长过快的问题,减少低品质果的产生。
河北童年时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香蕉。
尽管“南果北种”技术为北方地区打造了一个罕见的“热带果园”,但大规模推广种植仍面临诸多争议和多重考验。
首当其冲的便是,成功引种香蕉的前提不是在品种改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是创造了一个类似于南方的生长环境。
“北方种植香蕉的成本主要是大棚加温,对土壤消毒养护要求也很高。”许林兵指出,“南果北种”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模拟香蕉的生长环境,解决香蕉在北方“水土不服”的问题。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北方种植户能够成功种植出品质优良香蕉。
云南一香蕉种植户告诉记者,在南方正常季节种植香蕉,成本约为1元/斤,而北方大棚种植的成本可能高达4-5元/斤,甚至不止。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博士董俊辉亦表示,香蕉树一般高达3-4米(第一造),所以北方能种植香蕉的大棚,还要比寻常大棚更高些,这无疑又增加了香蕉种植的成本。
在温度这个关键障碍解决之后,水肥、土壤等因子相对来说就很容易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善。
但值得关注的是,香蕉种植技术的稳定性也会导致产量波动,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由于北方与南方的气候差异,香蕉在北方的生长周期和产量往往难以预测和控制。例如,为了让香蕉在库尔勒“安家落户”,种植户程琳和她的团队便付出了诸多心血。
同时,业内人士透露,当前北方香蕉种植园存在依赖“新鲜度”“采摘体验”溢价的情况。也有网友表示,香蕉在大棚内种植,封闭环境易爆发炭疽病、象鼻虫、叶斑病、黑星病、卷叶虫、蚜虫等病害,都会成为北方香蕉种植的巨大挑战。
03
诸多争议下,香蕉“南果北种”应该如何发展?
诸多质疑声中,人们不禁要问,各地发展香蕉 “南果北种” 究竟是否值得?而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又能否化解萦绕在其发展道路上的 “高成本” 争议?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了探寻香蕉“南果北种” 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
业内人士表示,耐寒品种或许是有效解决“高成本”的途径之一。当前,科研人员正致力于选育耐寒性较强的节能品种,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培育适应北方气候的、抗病性强的香蕉品种,有望减少对高成本温室设施的依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引种时要优先考虑品质好的、抗枯萎病品种,同时引进一些罕见、稀有品种,保证香蕉品种的多样性,满足市民的好奇心。”许林兵说。
许林兵还提出,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样至关重要。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精准调控,不仅能提高 “南果北种” 的产量,还能稳定品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成本劣势。
吉林一香蕉种植园内,游客正与香蕉树打卡留念。图源 吉林发布
与此同时,香蕉“南果北种” 的发展模式也可以更多地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从科普的角度出发,很多北方朋友没有见过香蕉出芽、开花、挂果和收获的全过程,大棚香蕉也使很多北方朋友增加了对香蕉的认识和了解。”董俊辉说。
“过去,不少北方人认为香蕉是木本果树,但其实香蕉是大型草本果树。所以,‘南果北种’是科普香蕉知识的好机会。”许林兵表示,要以科普展示和采摘体验为主要卖点,打造特色农业旅游项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在北方的农业观光园内,参与采摘活动,感受热带水果在北方生长的奇妙之处,这无疑为 “南果北种” 开辟了新的盈利渠道。
行业咨询与新闻报料、宣传策划请联系:
赵飘飘:15876507123(微信同号)
徐先生:13512781822(微信同号)
..........................................................
本文系农财网香蕉通微信官方订阅号独家发布
加入香蕉通行情体系请添加微信号:nfncb789
文章来源:小蕉君
责任编辑:小蕉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