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I破解城市治理的老大难!梅林街道发布24个应用场景

作者 李嘉耀 2025-02-27 14:20

近年来,梅林街道积极拥抱新技术,自2024年开始引入数智员工,城市治理正迈向“智理”。

2月26日,深圳市福田区举办“AI+城市治理”创新应用场景发布会。会上,梅林街道发布首批24个“AI+城市治理”创新应用场景,诚邀企业助力福田打造智慧化标杆城区。

把街道辖区作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社会发展格局,各省市区都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此前,《广东省加快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行动方案》等文件下发,深圳市正推动应用场景全面开放的战略部署。福田区作为中心城区率先以AI技术破解治理痛点,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技术只有与场景结合才能迸发巨大的价值。”梅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汉伟表示,梅林街道积极探索AI技术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前期调研梳理了首批AI落地应用场景。“我们希望把辖区作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推进全时、全域、全行业的应用场景开放。”

当前,梅林街道依托深圳新一代产业园构建产业生态,已形成以九天睿芯、天源迪科等企业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为场景落地提供全链条支撑。街道方面决定面向企业开放市场入口,以“需求牵引研发”的模式激活产业创新动能。

王汉伟呼吁企业以“城市合伙人”身份参与共建,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将技术转化为市民幸福感与城市治理力,在福田中心区这片生态环境最好、生活幸福感最强、产业生态最完善、综合成本最低的投资创业热土上,共拓AI赋能治理的实践边界。

24个场景让城市治理走向“智理”

AI可以在什么场景赋能城市治理?梅林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厉焘进一步作了介绍。

本次发布的AI应用场景涵盖企业服务、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居民服务、绿色低碳等五个领域。在企业服务方面,通过产业楼宇数字化管理、智能全产业招商等项目,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城市管理领域,将无人机、天网系统等的数据结合,实现市容环境巡查、泥头车监管和国土监测;在公共安全层面,针对小散工程、电动自行车、“三小”场所等的监管问题,利用AI技术实现违规预警和安全监控;在居民服务领域,则通过“好邻居搭把手”、民政服务“政策找人”等项目,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场景有两个涉及电动自行车管理,属于基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厉焘表示,对于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希望企业打造智慧化巡查机器猫,24小时不间断监管其堆积停放和消防设施情况,提前预警火灾隐患;而对于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希望企业打造一套与交警对接的系统,自动给车主推送提醒短信。

“这些都要利用AI技术进行自动识别,”厉焘说,“我们将治理痛点转化为产业机会,打通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希望实现城市管理效能系统性提升。”

AI监管效率比企业反应快不少

梅林正在向“数字智谷”加速转型,在城市治理的AI应用方面起步较早。前期,街道方面通过组织培训、夜校学习等方式,大力提升工作人员对AI的运用能力,已经尝到了“甜头”。

活动期间,梅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二级高级主办陆泽峰详细分享了实践经验。他表示,街道已整合无人机机库、高空鹰眼等资源构建“天眼+地网”立体巡查体系,实现重点区域高频次风险预警。

陆泽峰以共享单车管理为例,表示街道通过无人机巡查,可实时掌握各品牌单车的投放量,迅速对超额投放的企业进行约谈,以此维护人行通道的秩序。“我们的监管效率比企业反应快不少。”

此外,街道联动公安、应急等12支队伍及第三方主体,形成跨部门协同机制,依托“AI+专业+机制+大数据”四轮驱动,推动治理从人海战术转向智能闭环。目前,梅林已建立事件识别、分拨、处置的全链条响应链路,为精准治理提供支撑。

两家企业签约,将建技术中台

本次场景发布会也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合作机制的一次体现。会议期间,梅林街道办事处与深圳市计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益象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围绕智慧安防、智能政务等场景共建技术中台,分别聚焦泥头车智能化管理场景和全产业招商场景进行落地开发。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办事处、深圳市福田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天使荟·千模应用加速器主办,深圳福田新一代智慧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益象创新、有为信息、万睿科技等三家企业还进行了创新场景技术应用分享。

撰文:李嘉耀


编辑 栾艺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