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很多小伙伴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一到关键时刻
就要去厕所......
这不
刚刚经历了“考研大战”
不少考生深有体会
其中
最闹腾的就是肠胃了
然而
最让人烦的是
这事情会伴随重要时刻
一而再、再而三出现
近日,在央视《开讲啦》节目现场,有青年观众带来了困扰自己的一个“病症”:她常常因为紧张出现胃绞痛。对此,主持人撒贝宁也表示感同身受,他回忆自己当初参加主持人大赛的时候,也会因为紧张,在上台前感觉喘不上气。
对此,脑科学专家解读了这样一个结论:肠胃不好,有可能是脑子“坏掉了”……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立平解释说,目前人类已经清楚地知道,大脑中很多核团与胃肠道有关联,所以会出现紧张到胃肠不适、出汗等状况。
专家介绍,很多人之所以紧张时候拉肚子,是因为人在紧张的时候,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过度兴奋,让胃肠道收缩和蠕动加快,这会使肠内的排泄物来不及停留够时间就被排出了体外,就......腹泻了,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即肠易激综合征(IBS)。除了腹泻,肠易激综合征还会表现为腹痛、便秘、腹胀等。
注意:除了肠道与大脑之间的相互影响,食物过敏、吸收不良等饮食因素可以诱发或者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有研究显示,大约有84%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发病与饮食有关。如果摄入了过多肠道不能完全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油炸类和高脂肪食物,这些食物就会在肠道中被发酵产生气体,从而引起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主要影响中青年人,多发生在20~50岁之间,女性相对于男性更为多见。此外,肠易激综合征常常伴发其他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
医生介绍,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排便特点和粪便的性状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便秘型(一型、二型)、腹泻型(五型到七型)、混合型(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和不定型,其中腹泻型较为普遍。
这种疾病在发病时会严重干扰患者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以及心理健康,降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1、饮食方面
饮食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多摄入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多吃蔬菜、谷类、玉米,有利于肠蠕动;
尽量避免摄入过于肥腻、辛辣、重口味的食物;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芹菜、胡萝卜、葡萄干、香蕉、杏子、咸脆饼干、酒精和咖啡因等。
寒凉饮食易伤脾阳,需规避进食寒凉食物,如海鲜、冷饮、牛奶等。
2、作息方面
避免长期过度劳累;避免受凉;
养成定时排便、排便不久蹲、规律作息等习惯;
宜经常锻炼,传统的中医保健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对调整胃肠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3、情绪方面
应保持心情舒畅,培养积极的生活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学会有效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放松技巧等,有助于减轻可能的心理压力对肠道的影响。
4、药物治疗方面
肠道反应特别严重的人,建议就医。一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止泻药、解痉药为主,必要时辅以益生菌、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或抗抑郁药等,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渗透性缓泻剂或促分泌剂为主。
编辑:方洪秀 | 责编:梁杰祥
审校发布:王剑莉
来源:新华日报健康、四川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