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海艾肯泉

晚晴天地 2024-12-20 16:10

图/文 羊城晚报 李小瑛

在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镇,一路颠簸越过荒凉的土坎,一块巨大的石碑立在眼前,正面上书“恶魔之眼”,又有另一石碑却书“天使之眼”。这魔鬼与天使共存一体的奇特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艾肯泉。由于路途遥远、沙石颠簸,旅行社的青甘大环游一般放弃这个神秘的地方,只有自驾的勇士们,才会不畏艰辛前往探究这个奇幻之地。

艾肯,是蒙语“可怕”的意思,这个已有上千年历史的泉眼,因为它的无所作为,而且人畜畏之,自古以来就有“恶魔之眼”的称呼。

我们驾着越野吉普,穿过茫茫戈壁,颠簸着来到艾肯泉景区。站在艾肯泉宣传图片前,看着无人机从上空拍摄的泉眼,确实狰狞得令人毛骨悚然。墨绿色的瞳孔中翻滚着毒液,紫色的眼眶是幽深莫测的深渊,而眼周张牙舞爪的血丝像魔鬼在吐血。整个画面恐怖吓人,像要吞噬靠近的一切。据介绍,由于艾肯泉含硫量高,方圆百里不但荒无人烟,连飞禽走兽也不敢靠近,绿植花卉更是荡然无存。一个没有生命、寸草不生的死寂之地,只有那瞳孔中翻滚的绿浪,证明它才是这里的主人。

被称为“恶魔之眼,地狱之门”的艾肯泉,为何又被称为“天使之眼”呢?其实没人能正视它,恶魔之眼都是无人机的杰作,不知道有多少架无人机为正面拍摄它而葬身深泉,前赴后继的无人机使我们看到了艾肯泉的狰狞真貌。但当你俯视艾肯泉的时候,你会发现用什么样的形容词去赞美它的美丽都不为过。购票后我们爬上艾肯泉旁边高高的观景台俯视大地,大自然的造化叹为观止!五彩的线条能拨动你的心弦,让你心颤而晕眩。真是太美了,已经无法用形容词去描绘,周围的照相机发出疯狂的咔嚓声。看上去侧卧着的艾肯泉,那瞳孔发出的是柔和的浅褐色,眼眶和周边重叠的颜色,犹如一张黄绿青蓝紫的斑斓丝绒地毯。落日的余晖斜照着这幅大地之画,使这大地之眼更具朦胧之美。

艾肯泉泉眼直径只有10米左右,但目测辐射面积却超过10平方公里。表面看上去,艾肯泉瞳孔内翻滚的水似温度很高的沸水,似乎任何物体掉落便会融化。但据俄国十九世纪旅游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科学考察记录下来的数据,艾肯泉只有11.2摄氏度,不但不热还挺凉快。动物不敢靠近是因为泉水硫磺含量极高,既不能洗澡更不能饮用,只好敬而远之。硫磺水并非无用,它有着很高的科研价值呢。也正因为有这些硫磺长年累月的沉积,才使得艾肯泉周遭有如此色彩缤纷的美景。

随着旅游的深入开发,“恶魔”被挖掘了出来,当地政府和村民发现了艾肯泉的美好之处,于是计划修路筑梦,让周围村民富起来。路通财通,现在的路虽然仍然崎岖,但村民已经在泉边摆摊设档,租借无人机供游人拍照留念,还把泉水的药用价值利用起来,门票收入也不菲。称艾肯泉为“天使之眼”,既是各人体会,更是村民心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