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管理工作

广东省体育局 2024-12-13 14: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日前印发(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开放义务,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有序开放,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提升开放效果,确保场馆资源真正惠及广大群众,提高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通知》提出,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持续通过中央资金补助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2024年全国共3050家公共体育场馆接受中央补助资金支持,覆盖近1600个县级行政区域,核心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场地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取得良好开放效果,为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场地设施保障。

2024年,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第三方开展中央资金补助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暗访调查,绝大多数场馆能够按要求向社会开放,但也发现了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室内滑冰馆、吉林省长春市体育馆、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体育馆、福建省福安市体育馆、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文化体育中心体育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体育馆、柳州市柳江区体育场、柳州市柳江区体育中心体育馆、四川省眉山市车城公共体育馆、贵州省黔南州羽毛球协会训练馆、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综合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体育馆等10个地区12个场馆,未能严格执行《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等文件要求,履行开放职责。国家体育总局已根据《办法》规定取消上述场馆2025年中央补助资金申报资格,并采取调整相关地区中央补助资金分配系数等处理措施。各地区要深刻认识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的重要意义,引以为鉴、举一反三,不断提升本地区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群众健身需求的水平。

《通知》要求,公共体育场馆作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公益属性和社会服务功能。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及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重要意义,把开放工作作为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保障群众基本健身权益的重要举措,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来落实推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严守职责、强化担当,确保场馆资源真正惠及广大群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办法》相关规定,监督指导本地区公共体育场馆落实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时间、内容和标准要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支出范围使用中央补助资金,不断提高中央补助资金在公共体育场馆举办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公益性体育培训、体育场馆日常维护、能源费用、设备器材更新、体育场馆信息化服务运营环境改善等方面的使用绩效。要严格按照《办法》《规范》要求履行开放义务,严格执行每日开放时长、合理设置场地项目,坚决杜绝以任何形式减少开放时长、减少开放场地或降低服务标准的行为,确保设施完备、管理到位,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利的健身环境。

《通知》强调,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场馆管理单位要始终把安全摆在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的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不断健全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安全管理机制。要积极会同属地应急、住建、消防等单位和专业机构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建筑安全风险排查,以老旧场馆、大跨度钢结构屋顶场馆等为重点,定期开展建筑质量安全等评估,定期对场馆设施、器材、消防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风险的场馆应及时关停检修改造,不得“带病开放”。要建立健全公共体育场馆极端天气开放“熔断”机制,会同气象等部门加强极端天气风险研判,及时向社会发布极端天气条件下公共体育场馆和户外健身设施安全风险提示、临时闭馆公告等信息。要根据属地党委、政府要求加强场馆区域安全管理保障,合理划定室内室外健身区域,规范入场人员预约管理,确保场馆开放安全有序。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安全演练,不断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应急响应能力。

《通知》指出,国家体育总局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央资金补助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惩戒警示力度,对执行《办法》《规范》不严格、履行开放义务不到位的问题场馆,在取消问题场馆下一年度中央补助资金申报资格、调整所在省份分配系数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责成属地体育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收回问题场馆该年度补助资金,确已无法回收的,问题场馆应当继续履行开放义务至下一年度。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属地管理责任,会同本级财政部门加强中央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发挥中央补助资金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的引导推动作用。要不断健全辖区内低免场馆开放管理机制,严格审核监管补助资金申请使用,定期开展低免开放补助政策宣贯和开放情况监督检查,了解掌握场馆开放时段、维修等临时闭馆情况,及时在官方网站、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向社会发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接受中央资金补助的公共体育场馆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定期向属地体育行政部门报告补助资金使用、场馆开放、维修临时闭馆等情况,及时按要求向社会公示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信息、临时闭馆信息等,不断提高开放工作质量。

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本级财政部门对本地区年度补助资金分配使用、场馆开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综合评价,于每年8月31日前向国家体育总局报送情况报告,并按照信息公开要求在官方网站等平台公开。 

2025年中央资金补助的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名单(广东)

广东(178个)

海珠区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海珠体育馆)、广州体育馆、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荔湾体育馆、广州市沙面网球场、青年体育会、西湾体育馆、越秀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海珠区体育中心、海珠区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宝岗体育场)、天河网球运动学校、广州市白云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广州体育馆游泳馆、广州市番禺区英东体育馆、广州市番禺区英东体育场、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广州市从化区群众和竞技体育发展中心体育馆、广州市增城区体育馆、增城区康威运动场、增城区游泳场、始兴县体育馆、乐昌市体育馆、新丰县体育馆、乳源县体育馆、西河体育中心、韶州体育公园体育馆、武江区体育馆、韶州体育公园体育场、韶关市浈江区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中山公园体育中心田径场、中山公园体育中心体育馆、曲江区体育馆、曲江区全民健身中心、曲江区运动场、始兴县全民健身中心、仁化县体育场、仁化县体育馆、韶关翁源县体育馆、乳源瑶族自治县综合体育运动中心、新丰县体育场、南雄市体育馆、珠海市斗门区体育馆、珠海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汕头正大体育馆、汕头市潮汕体育馆、汕头市游泳跳水馆、汕头市人民体育场、濠江体育馆、高明体育中心体育馆、岭南明珠体育馆、佛山市体育馆、世纪莲体育场、世纪莲游泳跳水馆、高明体育中心游泳馆、广东华体高明体育馆、高明体育中心体育场、恩平市体育馆、新宁体育馆、开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江门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体育馆、台山市体育馆、江门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体育场、鹤山市体育中心体育馆、鹤山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恩平市体育场、徐闻县体育中心体育馆、雷州市体育馆、麻章区体育馆、麻章区全民健身综合训练馆、遂溪体育馆、徐闻县体育中心体育场、吴川市江心岛体育中心体育场、电白体育馆、化州市康景体育馆、信宜市绍秀体育馆(信宜市业余体育学校)、茂南区羽毛球馆、高州市全民健身中心、高州市运动场、信宜市体育中心田径场、广宁县体育馆、四会市体育馆、肇庆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肇庆市西江体育场、肇庆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端州体育馆、肇庆市全民健身中心、肇庆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肇庆市体育中心乒乓球馆、肇庆市体育中心蹦床训练馆、肇庆市体育中心应雄跳水游泳馆、肇庆市高要区体育中心体育馆、肇庆市高要区体育中心体育场、广宁县全民健身中心、广宁县体育中心田径场、广宁县体育中心游泳池、怀集县体育中心体育馆、怀集县体育中心体育场、肇庆市封开县体育馆、封开县田径场、肇庆市德庆县康城体育馆、德庆县体育中心田径场、肇庆高新区大旺文体中心体育馆、四会市茶山体育场、四会市茶山体育场综合训练馆、肇庆市体育中心网球场、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体育馆、龙门体育馆、惠州体育馆、博罗县体育中心篮球馆、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博罗县体育中心体育场、龙门县体育中心田径场、蕉岭(南沙)体育馆、剑英体育馆、梅县文体中心体育馆、平远县文化体育中心、五华县惠堂体育场、大埔县田家炳体育中心运动场、梅县区曾宪梓体育场、梅江区全民健身中心、嘉应游泳馆、大埔县田家炳体育中心训练馆、丰顺县体育场、丰顺县新区运动场、威光体育馆、五华县体育场、梅州市蕉岭县国荣体育公园体育场、兴宁市综合训练馆(兴宁市全民健身中心)、兴宁市大坝里体育场、汕尾体育馆、汕尾市体育中心足球场、海丰县体育馆、海丰县体育场、陆河县体育馆、河源市体育馆、河源市文化广场网球场、河源市人民运动场-体育场、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体育馆、阳江市体育馆、阳春市体育馆、阳江市水上活动中心、阳江市体育运动场、阳江市阳东区体育馆、清远市体育馆、阳山县体育馆、连南县民族体育馆、英德市体育馆、清远体育中心体育馆、清远市清新区体育馆、佛冈县全民健身中心、佛冈县体育馆、连山民族体育馆、连南县体育场、英德市体育中心体育场、连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连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石龙体育馆、茶山体育馆、东莞市网球中心、塘厦镇体育馆、凤岗镇体育馆、东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东莞市人民公园体育场、东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东莞市滨江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凤岗镇油甘埔体育馆、潮州体育馆、饶平县体育综合训练馆、普宁市明华体育馆、榕城区体育馆、东风广场、云浮市英东体育馆、云浮市全民健身广场(体育场)、新兴县全民健身中心、云浮市新兴县体育场、云浮市新兴县体育馆、郁南县全民健身中心、郁南县体育中心体育场

深圳(6个)

坪山区体育中心体育馆、简上体育综合体、龙华文体中心体育场、龙华文体中心体育馆、九龙山体育公园、龙华文体中心游泳馆


来源/中国体育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