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超级机场”时代,“黄金主场”能飞多高?

作者 谭超 2025-11-03 06:31

超级枢纽,塑造着城市的年轮。

五条跑道伸向天际,三座航站楼灯火通明。10月30日,总投资537.7亿元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式投产运营 。从此,白云机场成为中国民航首个拥有5条商用跑道的机场,更被外界冠以“全球最大单体机场”的美誉。

随着广州正式步入“超级航空枢纽”时代,城市与机场的关系,正加速深度重构。

作为白云机场“黄金主场”的白云区,国际枢纽门户的地位实现飞跃,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投运,将成为驱动广州空港经济区白云片区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和经济腾飞的巨大引擎。

眼下,白云区正着力打造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白云站、广州火车站、广州国际港等“四大枢纽”。接下来,白云区以航空产业集群为突破口,推动“枢纽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云航世界”

从“城市机场”跃升“机场城市”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以“时间”为核心的竞争模式,未来城市,需抓住航空时代机遇,在以空港为核心的区域打造国际开发新平台,建设真正的“航空大都市”。

白云区以航空产业集群为突破口,精准对接高时效性产业需求。广州空港经济区蕴盛航空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航宇制造、世盛能源等企业注册落户,以及九元航空原址重建、模拟机培训基地选址推进……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条。系列的举措加速了高端要素的集聚,使航空产业从单一运输功能向研发、制造、服务等多维度扩展,初步形成“航空都市”的产业基底。

更深层次看,白云区的布局与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新能源产业连片发展等举措形成协同。航空产业与新能源、会展、物流等领域的互动,打破了传统产业边界,推动临空经济从“点的集聚”迈向“面的融合”。例如,航空物流与跨境电商项目的结合,正是利用航空时效优势,赋能生物医药、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贸易,让航空运输匹配新形态国际贸易需求。

广东电网清洁低碳电力技术创新研究基地位于白云区人和镇。

广东电网清洁低碳电力技术创新研究基地位于白云区人和镇。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投产,进一步放大了这种聚能效应。五跑道、三航站楼的超大规模运行,不仅提升了物理容量,更优化了调度效率,为临空产业提供了更稳定的供应链保障。

目前,广州市正开展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门户枢纽“云航世界”(Aeroverse)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和北部增长极国际航空城城市设计,以城市设计引领空间功能重构,高品质打造国际航空枢纽门户形象。

同时,推进人和镇高增村、矮岗村城中村改造,已编制城市更新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方案,正结合“云航世界”城市设计竞赛结果进一步完善,为机场南片区发展谋划充足的空间载体。

从“城市机场”蜕变为“机场城市”,白云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辐射全球的航空经济新高地。

软硬兼施

从“机场跑道”催生“产业赛道”

枢纽经济的更高阶形态,在于能否将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让机场的“跑道”催生产业的“赛道”。要发挥空铁运力比较优势,推动货物“运单”向生产“订单”延伸,构建“供应链+”产业集群。

近年来,白云区聚力打造“6+6”现代产业集群,航空运输及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正是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特别是白云区拥有“四大国际交通枢纽”,空铁水陆多式联运的独特优势不断巩固扩大,物流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通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白云区在打造世界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上,已初步完成世界级的物流要素聚集。

白云区的目标,远不止于成为货物流通的“驿站”,而是要成为全球供应链的组织枢纽和价值创新的源头。

延伸“订单”的前提,是拥有高效处理“运单”的能力。硬件上,世界级物流基础设施正飞速建设。唯品会跨境电商运营总部、大湾区保税产业园等优质项目入驻空港综保区南区,明星村航空配套物流园、基实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建设与投运,快速形成了高端物流设施的规模化集聚。这不仅是为物流企业提供仓储空间,更是为高附加值、时效敏感型的产业(如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搭建了“厂门口”的硬核配套。

更具突破性的是软性制度的创新。全国首家的“民航安检前置+海关查验前置”双前置货站、华南首台TIR国际公路运输车辆、综保区24小时通关服务等举措,其核心是“通关提速”和“成本降低”。口岸营商环境极大优化,使得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显著增强,为吸引那些将“时效”视为生命的先进制造企业落户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获批,正是对此种能级提升的国家级认证。

白云区以“硬设施”与“软环境”的双提升,推动白云机场兑现三大核心功能:驱动区域发展的经济枢纽 、链接全球要素的创新平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制度窗口。

港城共荣

从“枢纽流量”兑现“经济增量”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投运后,白云机场年客流量承载能力将达1.2亿人次。枢纽经济的核心命题,在于如何将巨大的交通“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如何围绕亿万旅客提供高能级目的地服务?白云区通过多元场景,将“人流”转化为“商流”,实现“到机场即到白云”。

沿着“临空会展”与“空港文旅”两条主线,蓝图正转化为现实。

一方面,以“展”聚流,空港博览中心塑造临空经济会客厅。

白云区做强高能服务的首要抓手,是将会展产业作为聚合高端要素的“流量阀门”。广州空港博览中心的建设是关键落子。其1、2号馆已投运,3-10号馆全面竣工后,将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会展综合体。

这背后是城市功能定位的深刻转变,白云已成功举办民航数字技术展、国际未来包装展、时尚盛典等大型活动,精准覆盖了航空物流、先进制造、时尚消费等临空偏好型产业,实现了“以展促贸、以展促销、以展促投”的初期目标。

空港博览中心犹如一个强大的“磁极”,高效汇聚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当参展商和专业观众为了一场展会而来,他们带来的已不再是简单的客运量,而是实实在在的商务需求、投资意向和消费潜力,成功地将航空枢纽的“客流”转化为了临空经济区的“商流”。

另一方面,以“文”留客,文旅融合拓展枢纽体验新内涵。

在通过会展聚集商务流的同时,白云区更深谙“流量”变“留量”需要情感纽带和深度体验。在拓展创新文旅产业上,白云区的做法呈现出清晰的层次感——

短期 ,依托T3航站楼打造观景平台和瞭望塔,将机场本身转化为旅游景点,让“航空观光”成为留住旅客的第一站。 中期 ,打造白云智慧文旅平台,整合“吃住行游购娱”资源,为旅客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提升体验满意度。 远期,则谋划主题乐园、演艺中心等重磅文旅项目,并推出“航空+文旅”产品,促进“机场+白云”文旅产业发展。

一组组合拳下来,白云区将推动机场及其周边区域从单纯的交通通道,升级为一个拥有独特魅力、值得专门体验的目的地。旅客在此不仅可以高效中转,更能参与时尚盛典、享受本地美食、进行一场微度假旅程。

位于人和镇的空港文旅小镇。

位于人和镇的空港文旅小镇。

枢纽经济发展的终极形态,是实现“港”与“城”的无缝融合,使交通枢纽不再是孤立的设施,而是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

接下来,白云区通过谋划国际社区,推动基础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其目标是为商务人士、产业人才乃至外籍员工创造一个真正“宜居”的环境。

只有当人才愿意在此安家落户,而不仅仅是通勤上班,“港”与“城”之间无形的壁垒才能真正被打破。一个既有国际范、又有烟火气的活力新城将在白云崛起!

南方+记者 谭超

图片来源:白云机场发布

编辑 叶颖诗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