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无废全运”!肇庆携2500只废塑再生拍手器亮相残特奥会

作者 刘舜欣 2025-10-31 06:30

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肇庆赛区,体育的激情与生态的智慧在岭南山水间相遇。聚光灯下,那些曾被遗忘在角落的废塑料瓶,如今开启了一场“绿色蝶变”——它们穿越回收站的分拣,历经熔炉的淬炼,在机器轰鸣中重塑,化身2500只承载着环保使命的拍手器,亮相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场。

在残特奥会肇庆赛区“铁人三项”中,肇庆将携2500只由废旧塑料循环利用制成的拍手器亮相。比赛后,观众将使用过的拍手器和塑料瓶投入回收箱,即可兑换1枚广宁竹制环保书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共同打造“无废赛事”。

在这场“拍手助威,回收有礼”活动中,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拍手器,前身却是被人们随手丢弃的废塑料瓶、一次性饭盒等废旧塑料。他们的“绿色漂流”故事,和十五运会的赛场一样精彩。

十五运会倒计时,肇庆全城氛围拉满。廖文奕 摄

十五运会倒计时,肇庆全城氛围拉满。廖文奕 摄

从前端回收到熔融造粒

一只环保拍手器的“绿色漂流”

在位于肇庆广宁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内的广东丽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诺公司”),展厅内摆满各种颜色、类别的塑料颗粒,盒上清晰标注了PP、PET等各种塑料的分类。

在广宁丽诺公司的展厅,摆满各种颜色、类别的塑料颗粒。南方+ 刘舜欣 摄

在广宁丽诺公司的展厅,摆满各种颜色、类别的塑料颗粒。南方+ 刘舜欣 摄

而这些形形色色的塑料颗粒,正是该企业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成品,也是残特奥会肇庆赛区拍手器“绿色漂流”的起点。

“这些残特奥会拍手器原料,全部来自回收的一次性饭盒等废旧塑料。”丽诺公司相关负责人梁嘉培拿起刚下线的拍手器介绍。五颜六色的拍手器上印着“无废赛事,一起行动”的标语,拍手器背面,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其循环利用全流程。

由废旧塑料循环利用制成的拍手器。南方+ 刘舜欣 摄

由废旧塑料循环利用制成的拍手器。南方+ 刘舜欣 摄

在丽诺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不断,地面摆满一包包分拣包装好的塑料颗粒。南方+记者了解到,废旧塑料的处理共分为前端回收、智能分选清洗处理、材质及颜色分选、熔融造粒、自动计量打包等环节。

经机器破碎后的废塑料片。南方+ 刘舜欣 摄

经机器破碎后的废塑料片。南方+ 刘舜欣 摄

“你眼前看到的废旧塑料制品,其实都是价值很高的宝贝。”梁嘉培介绍,“在前端回收环节,来自学校、商场、社区的废塑料将统一集中到废品回收站,经初步筛选后,会送到丽诺回收点,经压包或破碎处理后,再运送到广宁的生产车间进行深加工处理。”

下一步,车间将根据塑料材质进行分类并破碎,随后通过基本检测,评判出材料状态和等级,并进行清洗,去除掉塑料表层的胶水、油污、标签等杂质;清洗后,使用材质、颜色分选设备进行精细分类,依据不同塑料的性能和类别,投入到机器中熔融成颗粒——这些塑料颗粒正是丽诺的成品,最终销售到各行各业。

“熔融后的颗粒通过不同模具可以做成拍手器、桌椅板凳、玩具、3C产品外壳、化妆品包装、新能源汽车配件等物件,进一步延长废旧塑料的寿命。”梁嘉培说。

拍拍手即减0.3克碳排放

体育盛事与环保理念交融

这些绿色含量极高的成品环保效益如何?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专业回收处理,1吨废塑料能减少约1.6-3.2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每个拍手器约重100克,做成1个拍手器需9.5个一次性废塑料PP餐盒作为原材料,每个手掌拍将有效减少0.16-0.32克碳排放,我们借此传播‘变废为宝’理念,也契合‘可持续场馆’理念。”

“本次在肇庆市生态环保系统的指导下,我们首次参与到残特奥会塑料瓶回收再利用项目,最大的成就是借此契机履行社会责任,让更多观众认识、参与到减污降碳行动中。”丽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于肇庆广宁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内的广东丽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供图

位于肇庆广宁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内的广东丽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比赛后,现场观众将使用过的拍手器和塑料瓶回收后,还可兑换1枚广宁竹制书签纪念品。

这枚小小的书签同样环保含量极高。它以“中国竹子之乡”广宁的青皮竹为原材料制成,上面刻有“无废全运齐参与,绿美肇庆共受益”口号,同时点缀上鼎湖山、七星岩、披云楼、牌坊等地标,实现肇庆特色资源与体育盛事、环保理念的融合。

多款环保产品首次亮相

“无废赛事”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为助推“无废城市”建设,肇庆坚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发挥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在减污降碳上的作用。

借助本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重大体育赛事的平台,肇庆共有广宁“以竹代塑”洗漱三件套、竹塑颁奖台、循环利用拍手器、广宁竹制书签纪念品等环保产品亮相。

十五运会肇庆赛区颁奖台中的竹塑户外板材,从生产到使用零污染。

十五运会肇庆赛区颁奖台中的竹塑户外板材,从生产到使用零污染。

以体育赛事为契机,肇庆印发了《肇庆市“无废全运”行动方案》,围绕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厚植“无废”理念三大行动,制定“无废全运”16项措施和9项指标任务,推动“无废”赛事开展,助力打造“美丽全运”。

肇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这一大型赛事推广塑料回收利用,不仅为肇庆积累了环保办赛的宝贵经验,更让“循环利用,绿色生活”理念扎根在城市各个角落,是肇庆“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直观、有趣的方式,让市民亲身参与,传播低碳环保理念。

当记者离开企业时,又有一车车装载着电线外包装组成的废旧塑料正运送到园区车间,等待新一轮绿色蝶变。在肇庆,这场生生不息的“绿色循环”,每天仍在不断上演。

南方+记者 刘舜欣

通讯员 王一彤 陈震燊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