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打造“定向之城”,“体育+”激活山海经济新动能

作者 颜志雄;刘俊;周梁 2025-11-18 16:21

11月18日上午,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举办第四场“城市体育性格”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茂名市副市长、十五运会茂名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王小慧详细介绍了茂名打造“定向之城”、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等,并回答记者问。

茂名以十五运会为契机,瞄准“定向之城”新名片,持续深化“体育+”融合模式,让体育产业成为推动茂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锚定“定向之城”目标

定向运动是一项结合智力与体力的户外运动。运动员需借助专业地图和指北针,在未知地形中自主导航,按顺序访问地图上标记的检查点(打卡点),以最短时间完成所有点位为胜。

作为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化橘红之乡、中国沉香之乡,茂名的城市基因蕴藏着与自然相融的活力。

今年5月,茂名成功承办十五运会首个赛事——群众赛事定向项目决赛,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432名运动员在8个特色赛场展开角逐,“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化橘红之乡”“中国沉香之乡”的城市名片、茂名的山海风光随选手脚步传遍全国,实现了“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添彩”的预期目标。

这场赛事更促成茂名与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无线电测向和定向运动训练基地”,为“定向之城”建设筑牢根基。

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茂名与定向运动高度契合。山海并茂、背山面海的地理地貌,造就了1300多平方公里山地、180公里海岸线及丰富湿地丘陵资源等,“山、海、城、乡”赛事空间完备,整座城市成为浑然天成的定向赛场。

从北部云开山脉到南部蔚蓝海岸,从田园丘陵到城市商圈,多样化的场景为定向运动提供了天然舞台,也让茂名有底气将定向运动打造成最鲜明的城市体育标识。

绘就“定向之城”发展蓝图

在茂名,“全民玩定向”的热潮加速蔓延。自启动“定向之城”建设以来,茂名系统推进建设工作,建立定向运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茂名市定向运动普及和推广实施方案(2025-2030)》,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的规划,让定向运动扎根群众生活。

茂名市副市长、十五运会茂名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王小慧答记者问。

茂名市副市长、十五运会茂名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王小慧答记者问。

2025年作为启动年,茂名创新设立每月第三个星期日为“茂名定向活动日”,定向运动走进社区、乡村、校园、景区、商圈等。10月19日高州柏桥高速服务区首场活动便带动游客近2万人,客流量和车流量分别增长24%和16%;11月16日电白区第二场活动再引近万名市民游客参与,热度持续攀升。

与此同时,定向运动进校园同步推进。通过开设兴趣班、组建校园运动队、开展校际联赛等方式,培育一批定向运动特色学校,为茂名定向运动储备“未来之星”。

11月17日至22日,茂名承办国家级定向运动教练员培训班,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添砖加瓦。茂名正构建起市县联动、家校协同、全域参与的推广格局,使定向运动成为不分年龄、不分地域的全民运动。

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以定向运动为纽带,茂名全力拓展“体育+”融合发展新路径,构建了“山海运动走廊”发展格局,打造了茂名马拉松、信宜山地越野自行车等品牌赛事。

2024年,茂名体育旅游板块吸引游客近160万人次,全年举办超250场“村赛”赛事,形成“赛场变展场、赛事变市集、赛程变旅程”的良性循环。

在此基础上,茂名持续深化“定向+”融合创新。

——将全运会定向赛道升级为“山海寻踪”主题旅游线路,结合“粤享暖冬乐游广东”消费季推出冬季定向产品;

——依托“中国十大避寒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优势,规划建设“康养定向游径”,打造生态休闲与康体运动兼具的新业态,推动“云山碧海”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南海博贺滨海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帆船、冲浪、海钓、沙滩运动等户外特色运动;

——升级茂名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借助即将投用的奥体中心引进高水平商业赛事,同时深耕“村BA”“墟BA”等基层文体活动,推动体育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王小慧表示,未来将按照2026年建成全市特色定向运动推广网络、2028年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赛事品牌、2030年申办国际级高水平定向赛事的规划,让定向运动成为茂名“体育强市”最亮眼的标志性成果。

这座山海相拥的城市,以定向运动为笔、以产业融合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书写以赛兴城的新篇章。定向运动正在成为茂名“城市体育性格”的鲜活注脚。

统筹:刘俊

撰文:颜志雄 周梁 通讯员 卓剑斯 谢添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马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