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深夜11点,江门市蓬江区一处临时物资点依然亮着灯。青年团干辅警谭志洪借着灯光,仔细清点着消杀设备与药剂。“明天一早5点就要出发,得确保万无一失。”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有种沉静的坚定。自从加入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行动以来,这样的深夜备勤已成为常态。
谭志洪是江门防控蚊媒传染病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自9月20日江门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以来,团江门市委围绕“党政所需、青年所能”,迅速发出《关于号召全市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关于全力以赴打好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攻坚战的通知》,动员各级共青团、少先队、青联、学联组织以及各界团员青年,主动投身防控一线,争当“攻坚先锋”。
连日来,累计超2.5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清理垃圾、清理积水、环境消杀、入户宣传等各项工作中,共同筑牢群防群控蚊媒传染病的严密防线。他们当中,有青年辅警、外卖骑手、企业职员、青年大学生,本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却在群众有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清晨5点的集合点,他们背着沉重的消杀设备整装待发;在烈日当空的午后,他们仍蹲在角落清理积水;直到深夜,他们还在为第二天的战斗做着准备。
连日来,累计超2.5万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清理垃圾、清理积水、环境消杀、入户宣传等各项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连日来,累计超2.5万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清理垃圾、清理积水、环境消杀、入户宣传等各项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哪里有积水,哪里就是战场”
清晨七点,台山市仓下社区的街巷还未完全苏醒,24岁的青年志愿者梁志强已背起20公斤的消杀设备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台山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的一名职员,他自9月20日起连续8天奋战在消杀一线,只有台风天例外。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落,往往是伊蚊最爱的‘产房’。”梁志强蹲下身,仔细清理着居民楼道花盆托盘里的积水。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消杀工作,他先后参加了两次专业培训。“最大的收获是,我们从‘凭经验’转向了‘靠专业’。”他说,“‘早消杀、早阻断’对控制蚊媒传染病传播至关重要!”
同样奔走在社区一线的,还有27岁的青年团干辅警谭志洪。在防控任务下达后,他主动请缨,先后前往蓬江区的荷塘、潮连、里村等地参与消杀防疫工作。“我们的核心使命就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本身就是我们工作职责的延伸。”谭志洪说。
每天天不亮,青年团干辅警谭志洪就奔走在消杀蚊虫一线。受访者供图
每天天不亮,青年团干辅警谭志洪就奔走在消杀蚊虫一线。受访者供图
谭志洪的日常工作主要分为三大块:宣传引导、环境巡查和协助保障。他利用社区警务工作的优势,将专业的防蚊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在走访中向居民耐心科普。在巡查中,他对管辖范围内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绿化带等容易滋生蚊虫的重点区域进行步巡和排查,一旦发现公共区域的积水容器、废弃轮胎等,立即记录并上报给爱卫办或城管部门进行专业清理。
“发现—上报—处置—反馈,我们的团队协作形成一个闭环。”谭志洪介绍,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区域,他们还会组织联合巡查,集中力量进行清理。
在这场战斗中,温暖始终相伴。梁志强记得,每次在社区作业时,总能看到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帮忙疏导居民、提醒老人孩子暂时回避;团委部门还协调了爱心企业,送来了防暑降温物资,“居民们也为我们送上凉茶,我们觉得再累都值得——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整座城市在为我们‘撑腰’。”
青年志愿者们前往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绿化带等容易滋生蚊虫的区域清理积水。团江门市委供图
青年志愿者们前往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绿化带等容易滋生蚊虫的区域清理积水。团江门市委供图
谭志洪则对居民那句“警察同志,辛苦了”念念不忘,“这让我们感受到被信任的温暖。”
主动请缨,争当“攻坚先锋”
“我送外卖是为居民服务,那为啥不加入志愿服务队,更好地服务居民和社会呢?”2006年出生的黄杰志是一名兼职外卖骑手,在今年3月,注册成为了一名青年志愿者。直到这次基孔肯雅热防控行动,他才终于“找到组织”。
黄杰志积极响应团委号召,主动报名参与清理垃圾、清理积水、环境消杀、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受访者供图
黄杰志积极响应团委号召,主动报名参与清理垃圾、清理积水、环境消杀、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受访者供图
考虑到健康安全,黄杰志暂停了外卖配送工作,专职投入灭蚊志愿服务工作中。“每天清理花盆积水、搬运杂物,虽然辛苦,但也不算什么,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就好。”他说。
在五邑大学的实验室里,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雷丽雯正对着数据优化“人体气味仿生蚊虫诱捕缓释剂”的配方。这款她参与研发的“黑科技”能模拟人体皮肤分泌的汗液、蜡酯、胆固醇,靠“人体气味信号”诱蚊,再结合灭蚊装置物理灭杀——既不担心蚊虫耐药,又没有农药污染。
在五邑大学,有一支诱蚊灭蚊志愿服务队,他们研发了灭蚊“黑科技”,致力于建立科学的蚊媒防控体系。受访者供图
在五邑大学,有一支诱蚊灭蚊志愿服务队,他们研发了灭蚊“黑科技”,致力于建立科学的蚊媒防控体系。受访者供图
9月初,五邑大学诱蚊灭蚊志愿服务队成立,开展人体气味仿生蚊虫诱捕缓释剂的户外实测,雷丽雯积极报名,成为其中的一员。那段时间,她每天的任务很具体:先去缓释片固定存放点取货,再投放到校园里各个诱蚊灭蚊装置中;到了傍晚,与队友们分头前往各投放点位收集记录当天诱捕的蚊虫情况。
在为期11天的户外测试中,该诱捕剂诱灭蚊子的数量,较空白组提升113%,较CO₂对照组提升15%,表现出较强的蚊子诱灭能力。她和队友们才松了口气:“真的有用,没白跑这几趟。”
在这支防控蚊媒传染病志愿服务队中,还有来自鹤山的青年志愿者劳超杰。他不仅自己积极报名,还动员组织了超15名工人积极参与古劳镇连南村的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清理村头巷尾的蚊虫孳生地。“台风一结束我就加入灭蚊志愿服务了,因为这涉及千家万户的健康安全,我们年轻人有的是力气!”劳超杰说。
街头巷尾,都是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忙碌身影。团江门市委供图
街头巷尾,都是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忙碌身影。团江门市委供图
每天清晨7点半,劳超杰会带着义工志愿者们在连南村委会集中,再由熟悉当地情况的村干部带队,前往各个自然村干活,直到傍晚6点才能收工回家,算下来近12个小时的工作量。但他从不觉得累:“中午能休息一两个小时,到下午2点再开工,不累的。”
还有放弃国庆回家坚守岗位的社工郑翩翩。作为湛江人,每年国庆她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今年却选择留在新会,投身防控灭蚊一线。“作为党员,本来就该‘党员先行’!”自从响应团江门市委的号召,加入成为灭蚊志愿者以来,她每天挨家挨户,宣传灭蚊注意事项、巡查蚊虫孳生黑点、清理积水瓶罐,忙得马不停蹄。
同心协力,青春力量织就防护网
在这场蚊媒传染病防控战役中,团江门市委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积极动员引领广大青少年参与疫情防控。除了动员各级共青团、少先队、青联、学联组织以及各界团员青年主动投身基层防控实践,团江门市委还联合各县(市、区)团委发动青联、青企、青创会、青志协等青年社团筹备资金及物资价值近30万元,向各县(市、区)发放防疫包2500份,内含蚊怕水、冰袖、口罩、湿纸巾、清凉油等物品。
此外,团江门市委还制作《大家一起行动争做防蚊小卫士》《防蚊大作战》等短视频,用青言青语、童言童语讲好居家和室外防蚊灭蚊知识,号召少先队员要争做“防蚊小卫士”,带动父母、长辈共同关注健康防护,让“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成为家庭自觉行动。
少先队员要争做“防蚊小卫士”,带动父母一起对校园内绿化区域进行清扫。团江门市委供图
少先队员要争做“防蚊小卫士”,带动父母一起对校园内绿化区域进行清扫。团江门市委供图
雷丽雯的角色在开展志愿服务中也在不断转变。她又回到了实验室,对着每天从各个点位汇总来的数据“下功夫”——尤其是伊蚊的诱捕情况,她要据此进一步调整缓释片的复配配方,再给新加入的志愿者做培训,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正确投放、怎么记录数据。
“以前在实验室是做研究,现在要把技术讲明白、用到位,感觉责任更具体了。”她表示,作为一名以科技力量投身江门防蚊灭蚊攻坚行动中的青年志愿者,她们切实感受到科研成果落地的力量,也领悟到青年志愿者积极回应社会需求的初心使命。
“累归累,但投入进去就顾不上想别的,就想把活儿落实好——大家集中精力朝着一个目标干的这种劲儿,特别有成就感!”郑翩翩表示,她会继续跟着组织走,坚守岗位。
江门青年志愿者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争当“攻坚先锋”。团江门市委供图
江门青年志愿者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争当“攻坚先锋”。团江门市委供图
从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夜坚守,从专业团队的精准消杀,到志愿者的耐心宣传,这场蚊媒防控战见证了江门社会各界的同心协力。正如梁志强所说:“灭蚊防控没有‘局外人’。”这群青年志愿者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在防蚊灭蚊的攻坚行动中书写青春答卷。
“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劳超杰反复提起这句话,“我就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护着家门口这方平安,就够了。”
南方+记者 黄烨倩
通讯员 吴中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