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17时前后,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对广东多地带来严重风雨浪潮影响。连日来,面对台风“桦加沙”,全省上下联动、各方协同、高效运转,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把抗击台风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抓紧抓实,坚决打赢台风“桦加沙”防御硬仗。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截至24日18时,全省共转移超222万人。
随着“桦加沙”强度逐渐减弱,全省多地陆续解除“五停”措施,铁路、公路、航运等正有序解除管控措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广州市三防人员冒雨疏通下水道。南方+记者 张冠军 摄
广州市三防人员冒雨疏通下水道。南方+记者 张冠军 摄
01
多支救援力量迅速响应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受台风影响,广东多地出现险情,消防救援、医疗救护、路政抢险、边检联合等多支力量迅速响应,在风雨中筑起一道道生命防线。
“慢慢走,小心那条沟。”24日11时许,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一处加油站因强降雨积水暴涨,3名工作人员被困。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后,发现积水下暗藏沟渠,立即采用“绳索横渡引导”方案,利用消防车和固定物作为锚点,快速架设横跨积水的救援绳,引导被困人员紧握绳索稳步撤离,最终将3人全部护送至应急避难场所。
记者从省消防救援总队获悉,截至24日19时,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台风相关警情313起。
在中山,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行动在风雨中上演。24日5时24分,中山市第六人民医院(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120急救热线接报:一名孕37周+4的孕妇出现血性羊水症状,不排除胎盘早剥、先兆子宫破裂的风险。
“情况危急,必须立即手术!”出诊医生在返程途中立即联系医院,启动紧急救治预案。救护车抵达医院时,手术室已开启绿色通道,孕妇被直接推送至手术台。术中,孕妇被确诊为帆状胎盘出血,经医护团队全力救治,最终母婴平安。
狂风暴雨中,广深高速、虎门大桥沿线出现了树木倒伏、高速设施设备不同程度损坏等情况,部分路段通行受阻。
24日14时,广深高速清障工作启动,15名路政大队队员和130名养护人员组成抢险队伍,投入40余台巡查车、高空车、清障车等施工车辆,累计清理倒伏树木528棵、路面障碍18处,疏通边沟积水路段2处。1小时后,虎门大桥集结20名抢险队员和14台施工车辆,快速清理树木、标牌等障碍,全力恢复道路畅通。
广深高速路政员清理倒伏树木。南方+记者 石磊 摄
广深高速路政员清理倒伏树木。南方+记者 石磊 摄
海上救援同样刻不容缓。24日凌晨1时许,“海顺六号”作业船的10名船员在乘小艇前往湛江港调顺港区码头避风途中,因夜间风大浪急、视线不清被困海上。湛江边检站接报后,联合派出所民警火速赶赴现场。救援人员用强光手电在堤岸形成“安全指引线”,通过喊话引导小艇靠泊。经过近1小时的救援,所有船员安全获救。
02
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台风防御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卫战”。全省各地各部门未雨绸缪、严阵以待,通过多领域协同发力,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在防汛通信保障一线,省水利机动抢险应急通信大队连日来坚守阳江防台风第一线,在市区、江边、沿海重点区域,开展视频监控布设与应急通信保障点位搭建等工作。
为应对台风后的强降雨,广东水利部门同步行动。截至24日13时,全省已提前调度232宗大中型水库预泄腾库4亿立方米,利用低潮期加强水闸、电排站调度,降低河道运行水位,留足纳洪空间。水利工程“三个责任人”全部上岗履职,全省共派出工作组2500组次、8900余人次,巡查水库1.4万座次、堤防4600段次。
“我们的支援车队23日晚上抵达阳江,主要负责协助阳江海陵岛、阳春市等地应急保电任务。”南方电网广东河源供电局支援阳江保电团队负责人管东慧说。为抓紧在台风登陆前摸清现场保电情况,他们抵达后迅速与属地做好交接沟通,并将发电车直接开赴保电场所做好现场待命。
台风“桦加沙”在阳江海陵岛掀起阵阵大浪。梁文栋 摄
台风“桦加沙”在阳江海陵岛掀起阵阵大浪。梁文栋 摄
电力保障方面,截至24日20时,南方电网主网保持稳定运行,内地对港对澳供电稳定。汕头、潮州、韶关等9市已全面复电,目前受影响用户主要集中在江门、阳江、茂名、湛江地区。南方电网累计投入5.3万余人、抢修车辆超1万台、应急发电车430台、应急发电机249台开展抗风及抢修复电工作。
防台之下,不乏忧民之切。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全省晚稻普遍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生育阶段,一旦台风登陆带来强降水,容易导致水稻倒伏减产、病虫害流行。
针对这一情况,省农业农村厅迅速组织开展防御工作,在加强病虫监测与防控指导的同时,提前调度储备农药和作业力量。目前全省库存农药近2万吨,可调用植保无人机1272台,已完成无人机操作手培训和动员,合计超1700人,预估日作业能力约40万亩,为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做足准备。
保险理赔高效启动,农业保险报案多达397件,以深海养殖、淡水养殖居多。目前,多笔气象指数类的农险报案已先行赔付。这类险种的优点是“赔得快”,只要所在地的风力达到合同约定的理赔阈值,即可触发理赔流程。例如在茂名,中华财险通过“现场+远程”核查,1小时内即完成9.3万元赔款支付,有效缓解农户复产资金压力。
03
应急避难场所成雨中“避风港”
台风登陆前夕,危险区域人员转移迫在眉睫。各地应急避难场所迅速开放,成为这片狂风暴雨中最坚实的“避风港”。
珠海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图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的体育馆内,安置于此的约2000名建筑工友正在休息。南方+记者 郑新洽 董天健 摄
珠海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图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的体育馆内,安置于此的约2000名建筑工友正在休息。南方+记者 郑新洽 董天健 摄
24日上午,台风“桦加沙”侵袭珠海,而在斗门上洲村的一处安置点内,却涌动着阵阵暖意。
“一睡醒就有热腾腾的早饭,工作人员还一遍遍问我们缺不缺东西、住得习不习惯,心里很暖。”来自浙江的刘君会一家四口在上洲村承包了27亩鱼塘,于23日下午转移至安置点。提及此处的关怀,她满是感激。
24日傍晚,“桦加沙”直扑茂名。受台风影响,茂湛高速部分路段、包茂高速粤境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跑货运的王师傅从海南运一批货物去佛山,经过茂湛高速时遇上了台风,不得不在浅水站落脚。但他没有准备足够物资,周边饭店都已关门,吃饭、喝水都成了问题。在浅水站,还有20多人同样陷入物资短缺、无处遮风避雨的困境。
知悉情况后,浅水站站长何武迅速组织团员、青年志愿者,引导所有滞留司乘人员前往站区设立的专属安置点,并为他们派发矿泉水、八宝粥等应急物资。
狂风暴雨来袭之际,一场场守护生命的“接力赛”接连上演。
24日上午,在阳江市八甲镇大冲村一处房屋内,84岁的梁婆婆静卧在床。她已经因中风瘫痪10余年,无法自主行动,需要立即转移至安全地带。镇领导干部与公安、医护人员立即奔赴现场,细心检查身体状况。由于雨势加大,镇政府决定将她暂时安置到亲戚家中,确保安全度过台风灾害。
目前,梁婆婆已安全抵达八甲卫生院。明亮的房间、整洁的床铺,以及医护人员的关怀,让梁婆婆一家的心彻底踏实下来。
台风过境前后,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为灾后重建送去温暖。
在珠海金湾机场,来自省应急管理厅的4架KA-32直升机已装满物资,随时准备投入灾后物资运输及人员救援工作。“我们总共装了160箱矿泉水、八宝粥和方便面,这些都是受灾群众急需的物资。”省防灾减灾中心一名应急救援直升机的空中指挥员介绍。
粮食救灾物资保障工作积极开展。22至23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组织调运一批省级救灾储备物资,驰援珠海、江门,调拨毛巾被2000床、防潮垫1000床、强光防爆手电筒400个,全景移动照明灯塔10台;紧急采购并调拨方便面、八宝粥、矿泉水各160箱。
采写:陈薇 曾良科 张子俊 李赫 刘倩 张艳 黄进 曾艳春 林日清 刘稳 蒋欣陈 邹祥亮 罗天 张嘉元 黄韬炜 黄林
统筹:彭琳 毕式明 杨杰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