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记者从三水区芦苞镇获悉,为应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可能带来的风险,芦苞镇创新推出“人防+技防”双线防控模式,融合传统力量与科技手段,织密织牢全镇蚊媒传染病防控安全。
按照计划,芦苞镇推动网格化“人防”下沉,户户排查无死角。
芦苞镇卫健办将城区科学划分为14个责任片区网格,组建排查队伍,逐户开展“敲门行动”。并且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危害、症状及核心防控知识。
至于非城区范围,芦苞镇建立“镇村干部+村长”入户小组包干机制。相关工作人员走村入户,重点开展蚊虫孳生地排查,现场指导并协助居民“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容器,从源头上铲除蚊虫孳生环境。
芦苞镇建立“镇村干部+村长”入户小组包干机制,协助居民防蚊。 芦苞镇 供图
芦苞镇建立“镇村干部+村长”入户小组包干机制,协助居民防蚊。 芦苞镇 供图
在排查宣传过程中,工作人员会详细询问居民及家庭成员近期有无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疑似症状,并了解是否有相关疫区旅居史,确保病例早发现、早报告。同时,反复提醒居民落实“居家灭成蚊、出门喷驱蚊水、及时清积水、睡觉挂蚊帐”等关键防护措施,提升家庭防护能力。
除了加强“人防”外,芦苞镇还通过无人机“技防”,让高空巡查更精准。
该镇公共服务办运用前期无人机高空巡查成果(覆盖老旧小区、闲置地、工地、城乡接合部、河渠沿岸等高风险区域),精准识别出多处环境卫生黑点和积水隐患点。
这些由无人机捕获的精确地理位置、现场图片及问题描述信息,成为城区“十四片区”及乡村入户小组的重点攻坚指引。针对无人机发现的屋顶泡沫箱积水、隐蔽沟渠淤塞等“老大难”问题,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清理整治,实现“发现-定位-处置”的高效闭环。
“我们通过‘人防’的扎实入户与‘技防’的高空慧眼,成功构建了‘地面排查清源+高空监测预警’的立体防控体系。”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镇村干部、网格员及志愿者的“铁脚板”与无人机的“千里眼”紧密配合,首先无人机发现的问题点位,迅速转化为地面人防力量的精准行动目标,至于地面排查遇到的复杂区域或难点,又可借助无人机进行复查和宏观把控,形成了“天上拍、地上查、联动清”的强大合力。
此次“人防+技防”双网融合行动,是芦苞镇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实践。下一步,芦苞镇卫健办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不断优化管理,拓展科技应用场景,强化部门协同和全民动员,确保各项蚊媒传染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为全镇居民营造一个更洁净、更安全、更健康的宜居环境。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