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司法局坚持把“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作为提升基层法治治理重要抓手,通过“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实践中的示范作用,在辖区内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以法治之力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模式创新,多维开展普法新姿势
龙岗区龙城街道嶂背社区是典型的村改居和工业区聚集的城中村社区,面对外来人口多、居住人员复杂等情况,嶂背社区积极推动“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创建,以拓展普法阵地、打造普法矩阵、延伸普法网络三大举措,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融合法治与文明实践。嶂背社区将法治宣传与新时代文明活动内容融合,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民法典宣传、禁毒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等主题,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法治活动150余场,覆盖群众超3.5万人次,有效提高居民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打造多维普法矩阵。嶂背社区依托群众休闲绿道,建设300米法治宣传长廊,并在工业园区内设立“工友法治角”。创新法治教育内容,推出“阿来漫漫讲”劳动法规漫画、《打工漫记》法治微电影、“法治扑克”等普法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法规知识。
构建“一室多点”服务网络。以工作室为中心,以居民小组、企业园区为服务半径,在嶂背社区内设立多个服务分点,公开“法律明白人”信息,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100%响应群众法律需求,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切实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统筹协调,高效提供法律服务
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张育彪书记工作室”,正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成为基层社区治理的“法治先锋站”。2021年,南岭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南岭村社区面积共4平方公里,常年居住人口超10万人,社区人口密度大、治理难题众多。南岭村社区依托“张育彪书记工作室”建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在张育彪的统筹下,工作室聚合基层党员和扎根一线的工作者,包括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老党员、基层干部、社工、人民调解员、党员志愿者等,努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面对基层纠纷,“张育彪书记工作室”与“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共同发力,推行“1+2+N”协同解纷机制(即1名书记牵头、2名骨干跟进、多方力量联动),采用“多元排查+法律明白人介入”模式,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律师公证、行政复议、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引导社区居民逐渐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破题用法、化题靠法的意识。
法润邻里,巧解纠纷促和睦
开展“民心接待日”活动,面对面倾听居民诉求;打造“睦邻坊”服务平台,自主调处邻里纠纷;推行“党员包楼栋”模式,精准服务社区群众……坂田街道第五园社区的“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工作室立足第五园社区实际,组建涵盖教育、医护、法律、建筑、文艺等多领域的“法律明白人”数据库,通过“党建引领+法治护航”的模式,创新推出“民心接待”“睦邻坊”等惠民服务平台。同时,工作室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纠纷化解中的积极作用,引入法官、律师、党员等人士开展法律咨询化解邻里矛盾。
据统计,自“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启动“民心接待日”活动以来,累计开展活动近200场,服务居民超3万余人次,推动解决民生难题超650个,切实推动社会事务共商共议,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多元化和自治化。
龙岗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品牌的建设,是加强“法律明白人”队伍履职保障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龙岗区司法局、龙岗区普法办将持续发挥“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作用,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不断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盼,力争把“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建成群众身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金字招牌”,助力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取得更大成效。
南方+记者 曾子航
通讯员 深圳司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