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印发《持续优化“三项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见》(下称《意见》),聚焦12345热线、“企莞家”“镇街直通车”三大核心机制,以更智能的热线服务、更便捷的企业平台、更高效的基层治理为抓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2345热线
让群众打得通、办得快
作为群众诉求表达的“主渠道”,12345热线将以“优服务”为核心,全面提升群众体验。
《意见》明确,未来将通过科学调配人工座席、加快部署智能客服,实现来电平均等候时间压减至15秒以内,接通率不低于95%;对未接通或断线电话,将通过短信、微信推送指引并及时回拨,确保群众“随时打得通”。
在解决效率上,紧急求助类事项将“第一时间处置”,咨询类、投诉举报类事项分别限时2个、5个工作日办结,群众诉求解决率目标提升至95%以上。针对重复反映3次以上未解决的问题,由承办单位分管领导包案督办。
同时,每月开展“一把手”接听热线活动,“面对面” 倾听民意;实施“每周一题”提级调度,每年攻坚解决不少于50 件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让群众诉求“办得快、办得实”。
企莞家
建立统一对企服务平台
针对企业服务“碎片化”“效率低” 等问题,“企莞家”平台将以“统资源”为方向,构建全市统一的对企服务体系。
线上,整合全市涉企服务事项至“企莞家”平台,优化界面设计与智能客服“小莞” 功能,推动平台从“可用能用”升级为“好用易用”;线下,近4000名企业服务专员提供“店小二”式全程服务,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在诉求办理上,服务专员将全程跟办,按事项复杂程度分别在2个、5个、10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评价“不满意”的工单将启动二次办理,确保“件件有落实”。
在政策兑现上,每年将上线不少于80个全程网办政策,通过“智能匹配”功能精准推送至企业负责人,并提供代办服务,实现企业“零跑腿”享受政策红利。
镇街直通车
让基层解决问题、干成事
为破解基层“不敢报、办不了”的困境,“镇街直通车”机制将以“解难题”为目标,强化高位统筹。
《意见》明确,镇街(园区)需市级协调的事项,经与市直部门协调未果后,可直接报送市政府,无需事先征求部门意见,一般事项10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事项1个月内办结。
同时,建立“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季调度、分管领导每月协调”机制,对“硬骨头”问题集中攻坚;每月开展“科长走基层”行动,提供“点单式”政策宣讲与业务指导,针对共性问题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对超出市级事权的关键事项,将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落地,让基层“干成事”更有底气。
12345热线、“企莞家”“镇街直通车”,这三条线,一条服务街坊邻居,一条服务大小企业,一条服务基层治理,织成了一张覆盖全城的“服务网”,推动政府服务从“等你来问”变成“主动帮办”。随着机制落地,群众的事儿“接得快、办得妥”,企业的事儿“找得到、办得顺”,基层难题“报得上去、解得漂亮”,东莞正逐步擦亮“服务型政府”招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文字:陈琬莹 张铭芝
受访单位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