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700亿建设引领区!增城布下“引湾入山”大局

作者 郑慧梓 2025-07-27 21:58

最近,增城很忙,在忙一个700多亿的“大项目”。

7月27日,刚刚竣工的“岭南客驿”正果驿站,迎来了广州市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增城区)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增城优品”行政区品牌建设、白水寨片区文旅综合体、广州月亮湾康养度假村、汉密顿细胞新药研制等项目集中签约。

同日,最美旅游公路增龙公路段正式开通、低空观光旅游航线试航,增城引领区建设开启新阶段。

今年是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引领区建设是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

从发展现代化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入手,增城区累计谋划建设引领区重点项目94个,总投资达708亿元,目前已有43个项目竣工,累计完成投资238亿元。近期,正果老街提升改造、江河绿色光伏建筑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顺盈谷香文化生态康养园、派潭壹心国际棒垒球训赛基地等19个重点项目开工在即,总投资130亿元。

重点项目是评判区域发展前景的关键指标。

透过项目看未来,作为衔接粤港澳大湾区万亿级市场与引领区世界级生态IP的关键节点,增城以立体交通引人流、以优质文旅项目聚人气、以科技创新蓄动能,锚定“引领区综合门户、美丽中国岭南人居典范、国际医疗康养中心、大湾区户外运动度假目的地”发展定位,担负起“引湾入山”的重要使命,探索区域协同、城乡共同繁荣的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交通先行:“水陆空”立体引流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交通引导客流流向,塑造文旅空间格局。

搭乘低空观光直升机从正果大桥上空俯瞰,青山绿水间,占地27亩、形似正果客家围屋、融合现代岭南建筑风格的正果驿站坐落其间。驿站外墙上,使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下简称“引领区”)LOGO的崭新标识,标志着其作为引领区重要节点的地位。

正果驿站旁,最美旅游公路穿行而过,增城区内,从正果大桥向北延伸的28公里增城旅游公路示范段串联起正果老街、白水寨、森林海等重要景观节点,向东延伸的增龙公路与正麻公路则分别通往惠州龙门、博罗两县。

再沿江直下,刚刚复航的“最美增江游”联动龙门串联沿岸文旅资源,沿途汇聚摩天轮、雁塔、凤塔、东门桥、1978电影小镇、莲塘春色等地标景观,自1月开业运营以来人气火爆。

从最美旅游公路,到最美增江游,再到试航的低空观光旅游航线,三者叠加,共同构建起增城观光旅游的“水陆空”立体观光交通网。

地处引领区与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交汇点,增城既是南昆山“前山”,也是罗浮山“后山”,同时是广州都市圈辐射带动粤东、粤北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立体交通网的构建,带来的不仅是旅游体验升级,更是打通引领区山水文旅资源与大湾区市场的关键节点。通过交通重构空间,引大湾区客流入两山,推动湾区核心与外围地区之间的要素双向流动,探索解决广东区域协同发展和城乡融合的难题,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项目聚集:生态产业成“生态”

评判一个区域的重点项目情况,不仅要看量、看质,另一个不容忽略的维度,是评判多个项目能否聚集形成成规模的产业生态和衔接顺畅的产业链。

增城谋划的引领区94个重点项目,涵盖了农文旅、医疗康养、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保护等领域——

顺科智连新能源连接器及新能源核心部件产业园、正果驿站、派潭河幸福河湖建设、最美旅游公路(增龙公路)等项目竣工;正果老街提升改造、顺盈谷香文化生态康养园、引领区“四沿”风貌提升整治工程等项目开工;增城区行政区品牌建设、汉密顿细胞新药研制项目、白水寨片区文旅综合体、广州月亮湾康养度假村等项目签约……

这些项目在多角度挖掘山水生态资源的同时,项目之间更可实现联动,通过强强联合延长生态产业链,创造更大的机遇、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今年4月投用的引领区医疗康养重点项目广东龙城医院,与森林海旅游度假区携手打造高端医康养综合体,以山水文旅资源为医疗康养服务增值,助推引领区建设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森林海—南昆山”户外运动环线、智慧骑行道等项目,则把体育赛事植入山水场景,拓展度假旅游外延。

目前,增城正分北部和南部两个片区建设体育小镇(派潭体育小镇和荔城体育小镇),形成“城区+山区”的“双子星座”发展格局,打造集体育赛事、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观光研学、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文旅体综合体,探索打造引领区森林骑行与徒步首选地、户外运动旅游基地及赛事举办地、体旅融合的镇村现代化发展样板。

为发挥金融支撑作用,助力引领区建设,在活动现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与增城区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暨金融支持引领区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农行广州分行计划为增城区辖内市场主体提供总额人民币30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额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乡村振兴与美丽镇村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

发展提质:打造现代化山水经济

不久前,广州以一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开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动员,推进会提出要“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这是广州今年首次针对单一产业召开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低空经济已被广州视为决定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变量。

紧跟重点部署,增城利用良好的空域和空间资源,结合农文旅产业基础,拓展“低空+文旅”应用场景,在派潭镇白水寨景区及三江飞行基地构建涵盖飞行观光、飞行体验、飞行培训、青少年航空科普研学等低空旅游服务体系,抢先“押注”低空文旅新赛道。

在引领区建设注入新质生产力,增城向生态要经济、向创新要活力。

以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抗逆丝苗米新品种,研发丘陵微型农机推动耕作效率提升3倍,“天—空—地”肥药精准投放一体化监测网实现每亩节本增效超300元;联手中国科学院,华南地区首个“伏羲农场”智慧农业综合项目落地增城,预计可带动周边5万亩农田智慧化改造,推动农户年均增收达1.2万元,未来3年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增城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广州增城派潭体育小镇,大湾区首个智慧骑行赛道投入使用已有两月有余。借助智能数据采集站,赛道可精准采集骑行数据,为骑行运动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撑,成为大湾区骑行赛事青睐的举办地,以体育赛事引流,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文旅经济增长。

如今,新质生产力正驱动增城打通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的“高速路”,从田间地头到文旅山水,科技创新为产业提质增量,以现代化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

“拉满弓、上满弦”,半年已过,增城开足马力,加力提速推进引领区“规划图”转变为“实景画”,助推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格局,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金山银山”、人民致富的“幸福靠山”。

南方+记者 郑慧梓

编辑 叶颖诗 张晓晨
校对 蒙骏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