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歌唱家吗?
是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辨识动物之间沟通的语言?
是否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绿道植物在夜间发光,从而节省城市照明资源?
去年7月,东莞市首届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正式启动,经过问题征集、专家评审、线上展示、现场答辩等环节,最终共计20个“好问题”从近5000个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佳绩。
为进一步落实《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助力东莞市打造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激发学生好奇心与科学探索实践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即日起,由市教育局主办的2025年第二届东莞市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正式启动,通过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层层筛选,继续寻找最会提问的你!
本届“好问题”大赛聚焦数学与思维、生命科学、物质与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科学、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以自愿参赛为原则,按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进行问题征集,可2人组队或个人参赛。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往届,本次大赛“好问题”类型将分两种,分别为推理与理论类型、实验与实践类型。其中,推理与理论类型指学生的“好问题”基于生活或大胆猜测提出,通过查找文献、计算或推理等方式去验证;实验与实践类型是指学生的“好问题”来源于生活或实践,通过动手实验、亲自考量或考察等方式去验证。
即日起,活动正式进入初赛征集阶段,征集入口现已开启,同学们赶快带着自己的“好问题”参与投稿吧!
活动详情
一、初赛阶段
1.作品提交要求
材料1:《东莞市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提问表》(提交Word版,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表格)。
材料2(选交):2—3 分钟视频(MP4格式,1080P,包含但不限于提出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路、计算推理或实验实践等);
材料3(选交):配套PPT(比例16:9,选交)。
2.提交方式与时间
请于9月5日前登录官方活动平台https://alidocs.dingtalk.com/i/p/x9JOGOR9123m4QLAPDmrJ4kY8DPbymxd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作品。
3.评审安排
9月上旬由市组织评审,按比例遴选出优秀的问题进入复赛。进入复赛的选手,需在9月下旬之前补交学生作品的选交材料(视频和PPT),提交方式另行通知,请留意官方活动平台。
二、复赛阶段
“好问题”线上展示活动
开展作品网络展示与点赞活动,评选“最佳问题人气奖”,点赞活动方案将通过大赛活动官方平台进行发布。同步邀请专家遴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好问题进入“好问题之莞问莞答”现场决赛。
三、决赛阶段
“好问题之莞问莞答”现场活动
在今年中小学生科技节期间,邀请香港、澳门、铜仁及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协同组(第25组)等地师生代表参与,同步邀请院士、高校教授及行业专家为中小学生开展问题化学习现场指导。
展示要求(3分钟):学生需准备 16:9 格式 PPT,通过文字、图像或多媒体形式,清晰呈现问题提出背景、验证思路及阶段性成果。实验实践类作品需同步展示实验过程,可携带装置进行现场演示。
答辩环节(3分钟):评委组围绕问题创新性、逻辑严谨性及实践价值进行提问,根据展示效果与答辩表现综合评分。
成果孵化:优秀问题将优先推荐参与后期“小院士峰会”、科研院所成果孵化指导等后续活动。
四、奖项设置
分组别设以下奖项:
1.活动奖。按一定比例对学生进行奖励。
2.优秀指导老师奖。按一定比例对学校、镇街进行奖励。
3.优秀组织奖。按一定比例对学校、镇街进行奖励。
五、注意事项
本次活动是公益性活动,不收取报名费、培训费等费用。活动期间的交通、食宿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费用由参加活动单位自行承担。对于本通知文件和活动规则未提及但与活动有关的事宜,活动组委会保留最终解释权。
撰文:黎晗 黄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