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2.75平方公里(9.41万亩);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207.39平方公里以内;构建“三廊一屏,一心一区一带双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近日广东省政府批复《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为佛山三水今后10年发展定下基调。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从规划方向看,此次整体谋划三水区面向2035年中长期发展的空间战略蓝图,明确了三水区作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全省乡村振兴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提出建设“湾区智造名城、岭南水韵绿都”的目标愿景。
这个时长到2035年的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国家“多规合一”规划体制改革后,三水区编制的第一部总体规划,也是落实未来城镇、产业集聚发展空间用地保障,实施三水区坚持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服务破百万人口
人口预测是国土空间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指导区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平稳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水区的人口现状是什么样?
根据2025年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三水区呈现出人口加速集聚态势。近3年三水区新增常住人口7.9万,增长9.87%;目前常住人口88.91万,实际服务人口超百万;未来549个产业项目落地后,还将新增近10万产业工人。
从细分领域看,卫生健康系统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三水常住人口出生新生儿6814人,较2023年同比增加906人,增幅达15.25%。
不妨大胆猜想下,三水迈入百万人口城市的节点可能早于预估时间。当地政府有做过提前判断吗?
2023年在审核规划时,三水区政府预计到2035年,全区常住人口规模约110万人,管理服务人口约120万人。可以说,政府评估过三水的城市人口会持续净流入。
如此庞大的人口群留在三水,他们的衣、食、住、行如何管,这就涉及土地科学集约利用。
三水区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从多个路径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宜居环境,其中加大医疗资源投放就是一个重头戏。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经过筹备,2025年6月28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新城院区住院部正式启用,它将为佛北副中心产城融合发展区建设,增加更多宜居分数。
按照省政府批复要求,三水区接下来要基于国家级城市化地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
具体来看,就是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三廊一屏,一心一区一带双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保护以北江、西江、绥江三大水系为脉络的生态廊道,筑牢大南山山脉生态屏障,提升三水中心城区综合服务中心能级,依托云东海街道、乐平镇打造佛北副中心产城融合发展区,推动产业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还要以广佛肇交通大动脉为纽带,促进广佛肇城镇协同发展。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产业与城市“双向奔赴”
在“高质量发展”目标协同下,通过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通过产业升级提升空间价值,才能最终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近3年三水区产业发展态势,可以用项目纷至沓来,产业结构攀高向新来总结。
近3年来,三水区新引进549个项目,总投资2365亿元,是上一个3年的1.58倍。其中战新产业挑起产业大梁,占比七成。
在引进产业的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对三水产业发展起到了正向促进效果。
近3年,三水通过科学运作,出让工业用地1.17万亩,是上一个三年的1.5倍。尤其是近两年新增土地规模使用年均超8000亩,占佛山全市超1/3。
今年一季度三水区有13宗工业用地成交,且亩均地价66.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
当产业与城市加速“双向奔赴”后,给资本输入送去了信心。
恒洁卫浴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谢振武表示, 今年一季度集团通过竞拍,拍下乐平镇一80亩的工业用地。“集团在三水拼搏了20年,在已投资超过800亩工业园区基础上,继续在三水投资,新项目主要用于研发生产健康家居及智能卫浴产品。”
根据省政府批复要求,三水区要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县域产业布局,具体做法是为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佛山国家高新区三水园和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产业资源。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按照“规划”,未来10年,三水区拟从构建“三带四轴五区”入手,推动区域产业协作、产业链集群发展。
为此,全区将通过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产城协同发展带,形成大塘-赤坭、芦苞-炭步、乐平-狮山、白坭-丹灶四条产业协作轴。
最终呈现出中部高技术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南部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区、南部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北部食品饮料与生态康养产业集聚区的效果。
城市功能片区更具针对性
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顶层设计属性,而功能片区规划(如主题功能区、重点功能区等)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细分领域专项规划,它对国土空间规划分类管控、落地实施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根据“规划”,三水区要构建“一主三副一区”的组团式、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即打造中心城区,乐平、白坭、大塘三个副中心镇, 佛北副中心产城融合发展区的配置。
鉴于中心城区集中了行政、商贸、文化等核心功能,所以对于三水中心城区有具体的规划指引:打造“一核三轴四片”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内容。
未来将由西南城区、三水新城、北江新区、三水南站高铁片区组成的城市核心区,打造功能复合强中心;推进广海大道高品质综合服务轴、三水二桥公路高水平生态发展轴、塘西大道高质量创新发展轴;构建城市核心区之外的四大产业片区。
值得关注的是,三水的未来不能只靠自身动力,它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区域,尤其是佛山市南海区的协同发展。
“规划”提出,为共建三水—南海协同发展格局,需要从加快佛北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乐平镇、云东海街道和南海区狮山镇一体化发展;加强三水-南海产业协作联动;推进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共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入手。
三水新城将参与城市核心区建设。
三水新城将参与城市核心区建设。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