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吞整颗榴莲核,东莞一男子异物“卡胃”险开腹

健康东莞 2025-08-14 13:04

近日,东莞一名22岁男子误吞整颗榴莲核,这颗足有4厘米长的榴莲核,卡在了他的胃部幽门,死死堵住,食物无法下行。

危急关头,东莞常安医院内镜团队化身“拆弹专家”,凭借精湛技术和微创利器,经过60分钟的手术操作,最终将这枚“胃中炸弹”安全取出,成功避免了外科开腹手术的风险。

胃镜下“智取”榴莲核,化解幽门梗阻危机

据了解,该患者因误吞整颗榴莲核,导致上腹剧痛、反复呕吐,紧急就诊。东莞常安医院消化内科团队检查发现,这颗长约4厘米、宽约3厘米的硕大硬核,竟卡在胃部幽门——连接胃与小肠的关键“闸门”处,阻碍了食物进入肠道。

“异物远超食管正常宽度(约2厘米),且要穿过食管三处生理狭窄,拖拽时极易卡住。”主刀医生、该院常务副院长李瑞平介绍。

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经验,在胃镜下反复调整角度,并巧妙使用石蜡油润滑,最终将这颗“顽固”的榴莲核完整取出,成功规避了外科开腹手术的风险。

医生从患者胃部幽门取出的榴莲果核

医生从患者胃部幽门取出的榴莲果核

李瑞平解释,榴莲核等大而坚硬的异物卡住幽门,会阻断胃内容物流入小肠,引发剧烈腹痛、呕吐、脱水,甚至导致胃壁损伤。若延误治疗,可能被迫接受创伤更大的外科手术。

八旬老人误吞果核,腹腔镜紧急疏通小肠

无独有偶,该院普外科近日收治的一名高龄患者,因为一颗果核堵塞其小肠引发肠梗阻。

考虑到患者年逾八旬且基础疾病复杂,手术团队迅速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精准定位并取出异物,及时解除了肠道“交通堵塞”。

医生从小肠中取出一颗完整的果肉及果核

医生从小肠中取出一颗完整的果肉及果核

医生强调,老年人因肠道功能退化、常伴有便秘或基础疾病,是肠梗阻高危人群。其症状可能不典型,但病情进展迅猛,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任何疑似肠梗阻症状(如持续腹痛、呕吐、排便排气停止),必须立即就医。

误吞异物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儿童和老人尤为高发。小而圆滑的异物或可自行排出,但大体积(如榴莲核)、尖锐或长条形异物极易卡在消化道狭窄处,引发梗阻、穿孔甚至大出血。

享受美味的同时,务必重视饮食细节,别让“舌尖上的风险”酿成大患。医生提醒,食用带果核的水果时↓↓

去核去壳:食用荔枝、龙眼、榴莲等水果前,务必彻底去除果核/硬壳。

细嚼慢咽:尤其老人儿童,食物应充分咀嚼,避免“囫囵吞枣”。

加强看护:儿童进食时需成人监护;老人应警惕假牙松动脱落风险。

紧急处理:一旦误吞异物或出现持续腹痛、呕吐,立即禁食并就医。

撰文:蔡子航 欧雅琴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