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时长共16分30秒)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访谈主题: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邀请嘉宾:
肇庆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黎惠娴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2025年肇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解谨同,今年3月,肇庆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号角,“上好学”是万千家庭的共同期盼。那么肇庆的教育部门又将如何完成肇庆人民的殷殷期盼呢?今天我们邀请到肇庆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黎惠娴,深入解读肇庆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黎局长,欢迎您。
黎惠娴:主持人好,各位市民朋友好,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好的,黎局。在今年的3月27日肇庆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以教育现代化有力支撑肇庆现代化建设,接下来有什么举措,请您为我们讲解一下。
黎惠娴:好的,主持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期盼,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部署,针对性地制定了《肇庆市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重点落实两项根本任务,打造“321”特色品牌,突出抓好“六大工程”,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主持人:好的,感谢黎局的讲解。在全市教育大会上还着重提出了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我们还做了哪些工作呢?也麻烦您为我们讲解一下。
黎惠娴:好的,近年来,城乡教育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区公办学位紧缺、优质学校、优质学位不足、农村小而散、教学点多等几个突出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不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首先是统筹实施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2021年以来,全市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123所,新增幼儿园、中小学公办学位10.45万个,学位供给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次是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肇庆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出台“1+6”政策体系,以“组合拳”全力破解县域基础教育发展的短板弱项,按照“先立后破”“师生兼顾”原则,大力推进乡镇“三所学校”建设。近两年全市累计完成改扩建乡镇寄宿制学校55所,新增学位1.5万个、新增床位6306个,同时,我们实施“一镇一策”推进教学点撤并工作,自2022年以来优化整合乡村教学点392个,教学点数量由全省第2变为全省第7,至今已有3.34万名学生集中到中心校享受优质教育。今年我们将继续优化撤并100个教学点。
最后是推进城乡结对,推进县域内优质学校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安排城区14所优质学校结对帮扶农村学校,另有12所城区优质高中托管帮扶县中,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主持人:好的,感谢您。那我们下面再聊一聊学前教育。大家都知道,学前教育是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肇庆实验幼儿园东湖园区肇庆中学附属幼儿园等幼儿园的投入使用,提升了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供给,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一个生动缩影,那请我们的黎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接下来肇庆市在学前教育学段将会有怎样的措施?然后进一步会怎么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呢?请您为我们讲解一下。
黎惠娴:好的,学前教育阶段我们突出普及普惠,以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契机,持续增加优质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推动东部板块“5085”全面达标,乡镇幼儿园优化提质、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升。比如,我们刚才说到的肇庆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的第五个园区——东湖园区。已于去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可提供270个学前教育学位,大大缓解了东片区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不足的问题,在乡镇幼儿园优化提质方面,我们大力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创建和高质量幼儿园教育共同体培育项目。通过教学共研、资源共享、师资互派等方式,带动镇域内幼儿园规范园所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目前,全市已创建9个资源中心和7个优质教育共同体。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介绍,经过您的介绍学前普惠教育的建设情况我们也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在近年来市教育局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作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
主持人:现在我们来到了广工商大实验学校,黎局长,这所学校即将投入使用是吗?
黎惠娴:是的,广工商大实验学校将于今年9月1日开学,学校规划设置48个教学班,可提供2220个学位,涵盖小学和初中学段。这所学校的投入使用将有效填补北岭片区公立基础教育的空白,缓解周边区域学位紧张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
主持人:好的,那接下来肇庆市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哪些方面将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黎惠娴: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突出扩优提质,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抓手,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和优化配置,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时,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就是让城区优质学校和乡镇“三所学校”和乡镇域内其他学校组成共同体,今年肇庆市新增13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主持人:好的,筑牢了孩子们成长的起点公平,我们更需要关注他们未来的选择空间,随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高中教育期盼也日益高涨,然而必须看到,当前高中教育已成为肇庆市加快建设教育强市进程中最突出的一块短板,“不怕上不了大学、就怕上不了高中”的焦虑,真切反映了广大家长最急切的期盼。为此,全市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全力推动高中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公办高中学位攻坚和办学提质行动。您好,黎局长。面对群众的热切期待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肇庆市具体有哪些关键举措来确保高中办学规模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双提升”呢?
黎惠娴: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共同发力,一是全力攻坚保障公办高中学位供给。通过挖潜、盘活、新建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最快时间增加公办高中学位供给。比如,我们现在所处的肇庆宣卿中学,在今年的全市教育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扩容提质项目。这个项目分两期推进,预计明年9月一期工程完成后,学位规模将从2500个跃升至4600个,2028年9月二期工程完成后将新增优质学位3000个,全校总学位规模将达7600个。肇庆市倾力把宣卿中学打造成全市第二所基础教育龙头学校。
二是持续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县中办学条件,配强县中教师队伍,推动四会、广宁、德庆、封开、怀集五个县(市)重点培育2所龙头高中,把它们打造成县域高中“双引擎”。我们还鼓励各县(市)加强与“双百行动”帮扶高校的对接,争取更多高校托管、帮扶县域高中。
三是办好办强市属高中。积极发挥肇庆中学“龙头”作用,筹建肇庆中学大旺实验学校新校区和肇庆中学金利学校,让肇中的优质教育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同时,加快把肇庆宣卿中学打造成为肇庆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一流名校,更好服务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四是探索多样化高中办学路径。探索高中教育特色化、多元化发展路径,努力打造一批科技、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特色的普通高中,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和多样化需求。同时,稳步开展综合高中试点,支持高中教育阶段职普融通,让广大学生可以多元化、多途径成才。
主持人:好的,我们了解了市教育部门为学生未来发展铺就的多彩道路之后,接下来将继续关注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安全可靠的校园环境。您好黎局长,现在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请您谈一下当前我市在加强校园食品安全上有哪些措施?
黎惠娴: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孩子健康成长和万千家庭幸福,是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的民生大事。
2024年5月,我们以超常规力度启动了全市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落实了一系列措施,目前全市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责任进一步压实,制度体系更加健全,食堂硬件设备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全市各级学校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实现100%全覆盖,师生和家长的综合满意率较去年同期增长10%。此外,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开学前后一个月内对全市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及大宗食材供应商进行全覆盖检查,市教育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成立专项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督导检查。今年以来共出动5677人次,检查学校食堂913家次,全面整改风险隐患1283个。
一经发现问题,我们就会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涉及的学校对照问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落实整改。
下来,市教育局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以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强化校园食品安全、营养健康、财务管理等培训,持续加强学校食堂监督检查力度,用好“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识别抓拍等现代技术手段和学校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压实压紧属地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和学校的主体责任,全力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主持人:好的,感谢黎局的解答。接下来是我们“网友提问”环节。黎局,您准备好了吗?
黎惠娴:可以,没问题。
主持人:好的。网友提问:当前“县中振兴”是热点,属地招生的政策让县中的优质生源不外流,那县中的教学质量该如何保证呢?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
黎惠娴:好的,刚才我也说到了我们要全面提升县中办学水平,一方面配强县中教师队伍,深入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和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计划,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教研水平,另一方面支持县中招聘高层次人才用好公费定向培养等政策,吸引高学历高素质教师、急需紧缺教师到县中从教。
主持人:好的,感谢您的解答。另外还有一位网友他比较关心的是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育的基础,肇庆市是如何选优配强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呢?请您再为我们讲解一下。
黎惠娴:好的。我们将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动县域内教师资源统管统用、合理流动,建立能上能下的机制。
强化青年校长、新任校长、薄弱学校校长培训,将重点高中书记、校长纳入市级“提级管理”,推行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机制。同时完善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研员评价体系,出台高级教师管理办法,将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校长、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的必要条件,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主持人:好的,感谢黎局的解读。通过黎局长的解读,我们看到肇庆正以“321”品牌为引擎,全力推动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跨越,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相信通过教育资源扩优、县中振兴、集团化办学等实招硬招将为肇庆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感谢黎局长的到来,那我们今天的《在线访谈》到此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会。
视频来源:肇庆市政府门户网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