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四场专题会议(现代服务业专场)召开。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交流发言。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在哪里?郑永年表示,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把基础科研、应用技术、金融支持作为“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他建议,要把“科学人口”的数量做大,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兴趣且有能力去从事基础科研工作,并建立与科学研究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此外,还要培育发展一批有能力把基础科研转化成应用技术的企业或机构,并建立开放的金融支持系统。
当前,广东的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尤其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表现突出,但仍面临高端供给不足、区域不平衡等挑战。郑永年认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发展潜力远未释放,贸易内部结构仍有优化空间。
在郑永年看来,背靠香港是广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的特殊优势。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具备香港、澳门作为国际自由港所享有的专业服务优势,并且是岭南、英式、葡国文化交汇区,毗邻东南亚。
因此,郑永年建议,广东现代服务业可以尝试在规则机制上进一步和香港对接。因地制宜,把香港的商事规则和标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推广使用,“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加法,从而形成对接国际和引领全球的粤港澳大湾区商事规则和标准体系。”
此外,郑永年还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区域试点申请尝试现代服务业规则的“香港+”,在香港服务贸易的规则基础上“做加法”,以点带面,推广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统一大市场。
文字:南方+记者 李乾 见习记者 吴静涵
摄影:南方+记者 梁钜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