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快检技术迭代升级,他们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加装“科技锁”

作者 黄进 2025-05-11 11:00

为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2025年重点问题农产品药物残留“一品一策”攻坚治理的工作部署,5月8日,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主办的农兽药残留快检产品评价验证顺利开展。作为连续五年推进的重点工作,本次评价聚焦热带水果和重点水产品禁限(停)用药物残留风险防控,推动快检技术迭代升级,为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精准管理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持续加强重点品种突出问题精准治理,不断规范药物残留快检相关工作,重点推进常规药物快检技术应用。

质标所紧扣国家部署,支撑重点品种攻坚治理,围绕“3棵菜”“7条鱼”“3个果”快检产品开展技术评价。自2021年首次启动以来,累计服务快检生产企业62家次,验证快检产品超500个,其中2024年开展的热带水果胶体金快检产品评价结果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采纳应用。

在快检产品技术评价工作方面,质标所不断进行创新突破,促进评价工作迭代升级。优先支持多联卡评价。推动企业研制2种及以上药残同步筛查产品,促进检测效率提升,降低基层监管成本;改进盲样制备方法。将种植业产品盲样基质从实验室匀浆改为剪切颗粒,更加贴近田间地头实际应用场景;动态调整盲样评价数量组成。不均匀的盲样浓度分布增加考核难度,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和技术升级。

作为广东省重点问题品种治理行动的技术支撑单位,质标所配合监管部门建立“评价-推广-培训”一体化机制。评价合格产品形成推荐目录供各级监管部门参考使用,同时开展种植业产品快检技术推广应用与安全知识指导服务,通过现场培训、“数字+轻骑兵”田头课、“法技课堂”等形式,线上线下累计培训70余万人次,加速推进优质快检技术落地应用,为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南方+记者 黄进 通讯员 邹文平

编辑 钟烜新 陈梅玉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