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租15天,真的太香了!”在5月毕业求职季、百万英才汇南粤、龙岗打造“有得住”现代化城区典范的当下,深圳布吉用“一间房”留住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心。
为来深圳求职创业的青年提供逐梦路上的温暖港湾,在深圳这座平均年龄仅32.5岁的“青春之城”,布吉党员干部正以一场“追‘新’革命”,重塑城区青春特质,吸引八方才俊来此造梦,实现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勇做追“新”者,党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年轻态”产业链、打通青年人才服务基层脉络、推动公共服务具象化生活化场景化......当产业结构越来越年轻,公共服务越来越温暖,在地文化越来越走心,这些充满“年轻力”的青春特质,不仅成为布吉的标签,更汇聚成宜居城市的强大磁场。
吾心安处是布吉!从曾经的“广东第一镇”,到如今的深圳都市核心区,布吉初心如磐跟党走,始终以奋斗者的姿态,怀揣着“再造一个新布吉”的壮志雄心,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将城区打造成为深圳为数不多兼具宜居基底与高浓度资源的发展腹地,与年轻人共筑“有得住”宜居城市,共赴无限可能的未来。
“我一定要留在深圳!”从边陲渔村到国际都市,深圳满满的现代感和科技感,深深地吸引着00后陈梓淳。她给自己规划的就业城市和目标是:2025年毕业后来深圳找一份会计专业的财务岗工作。
今年春季高校开学不久,陈梓淳从东莞就读的大学直奔深圳求职,后来通过青年驿站官网,预约了地处深圳地理中心的布吉青年驿站,成为青龙湾·青年驿站(龙岗布吉百鸽笼站)上线当天第一个拎包入住的应届毕业生。
很快,她成功应聘到布吉罗岗一家珠宝公司,担任财务岗工作人员。上班后,她又选择将实现青春理想的“家”,安在离公司只有2个地铁站距离的布吉新三村。
从“落脚”到留在布吉,陈梓淳用时不到15天。
新三村周边商贸繁盛,拥有最贴近生活的市井烟火气,下楼出小区即可满足生活所需;工作中,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同事带她熟悉业务操作、教她工作技巧......手拥人生第一份工作和崭新生活的她,对扎根布吉充满信心。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布吉以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为抓手,以党建共建活动为依托,通过与多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共同参与、资源充分整合的工作模式,去年以摆渡客栈为试点,打造青龙湾·青年驿站(龙岗布吉龙岭站),今年又上线青龙湾·青年驿站(龙岗布吉百鸽笼站),为来深筑梦的毕业生提供一个15天免费住宿的“家”,让青年人才全身心投身到求职创业的浪潮中,住得好、留下来。
越来越多像陈梓淳一样优秀的青年汇聚布吉,融入深圳。布吉青年驿站(百鸽笼站、龙岭站)自3月9日全面上线后,每天开放62个床位,已有593名青年申请、入住351人,帮助69人在深圳找到工作。
南方+探店发现,这两个青年驿站均选址在布吉的“黄金地段”,方便青年快速穿梭城市各处,利于青年近距离感受商业氛围和创新活力,加速融入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布吉龙岭站临近深圳东站、布吉老街,不远处有布吉河、布吉文体中心、布吉公园等文娱休闲设施,轨道交通路网出行四通八达,周边生活烟火气息足;布吉百鸽笼站则紧邻地铁5号线白鸽笼站,离深圳东站只有一站路程的距离,旁边就是万科红生活广场、布吉万象汇商场,周边环绕着华美科技园、联创科技园等创新园区和布吉知名企业,产业园区聚集为青年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推开宿舍门,空调、热水器、洗衣机、床上用品等设施一应俱全,每张床铺配备的隐私窗帘更显贴心。青年驿站提供贴心完备的生活设施、就业指导、信息发布等全链条精准服务,让入住青年真切感受到布吉城区的温暖。
在以15天免费住为核心,叠加政策解读、轻创业分析、求职技巧答疑解惑、职业规划建设、心理疏导培训、法律咨询、青年夜校AI课程等暖心服务的助攻下,怀揣梦想的青年正通过青年驿站,叩响这座城的机遇之门。
聚力解决来深青年求职创业“落脚”难题,布吉党员干部还冲在前、摸排“牵手”一批公寓和酒店,为应届毕业生和青年拉满住宿优惠折扣力度。由布吉引入、地处大芬油画村和桔子坑的安居乐寓布吉店,除向来深青年提供价低、质优、舒适的15栋楼585套高品质保障性住房外,依托“深梦扬帆”公益活动,持续至6月30日向应届毕业生提供15间房、15天免费住福利,为初探鹏程青年搭建“过渡港湾”。
青年驿站、折扣公寓酒店、安居乐寓,丰富了布吉城市内涵,成为集多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未来,布吉将持续做强这些平台阵地,让青年可以在这里放下行囊、补充能量,朝着梦想勇往前行。
依托青年驿站为选择布吉的青年,打造一个“家”,是布吉布局服务青年人才的一个侧影。
高质量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样本,为来深青年成长成才赋能,让布吉成为青年来深落脚圆梦第一站,更是布吉高质量打造“有得住”的题中应有之义。
多年来,布吉凝聚“党建+产业”优势合力,把支部“链”在产业上,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布局建设汇聚青年力量的未来产业,让置身新能源、黄金珠宝、油画艺术、生态文旅,商圈经济等各个赛道的青年,总能在“年轻态”的产业链中找到发光发热的位置。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现代服务、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稳岗稳企,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服务体系,搭建就业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广泛开展公益招聘和技能培训活动,持续做强“布吉就业第一站”,为“有得住”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通过深化资源联动,近年来布吉共举办12场次面向各类人群的招聘会,提供974个岗位、9275个职位,帮助1704人找到工作;开展43场次直播带货、南粤家政等课程,为青年人群搭建广阔的职业成长平台,实现技能之光照亮更多梦想。
创新不止步,布吉积极为城区注入青春新动力,高位思考和谋划人才高地建设,全力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改革,以构建体系找才、优质服务聚才、创新方式育才,搭设平台用材等举措,持续打通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打造“人才生态最优街道”和人才“蓄水池”,强化人才支撑赋能“有得住”高质量发展。
在布吉,身着红色马甲、街道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街道人才服务工作站、大芬油画村园区人才服务站和17个社区人才服务工作室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化身”青年人才群体全周期服务的“才管家”、人才服务的“店小二”,奔赴企业园区,为青年人才和企业宣讲政策红利、链接资源解决住房、生活等后顾之忧。
链接多元活力资源,积极回应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需求,也是布吉以最新最“Young”的活力方式,为青年群体“有得住”注入文化内涵的新探索。
“花Young龙岗,Fun肆唱”音乐公益路演,让来深求职青年感受布吉温度;“绿美布吉·绘聚青春”主题团日系列活动,青年在展示才艺中,结交志同道合之友;AI赋能高效办公、手机摄影、演讲口才......丰富多彩的布吉青年夜校活动,用新颖方式和前沿潮流打开青年的丰盈生活;寻找青年欢喜的潮流热点,开展运动、美食、健康、交友、读书等“搭子”体验活动,挖掘和丰富青年社交场景和成长平台.....
有“年轻态”的产业链加持、对青年群体友好的就业措施、“店小二”“保姆式”服务,越来越多的青年来了、留下了,汇聚在布吉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与布吉同生共长。
在布吉这片孕育梦想、成就辉煌的沃土,青年人才激扬青春活力,用奋斗书写华章,为布吉打造“有得住”输送澎湃动力,让布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不止要做“造城者”,吸引青年来,也要做深圳“美好生活承载者”,留得住青年。
作为深圳这座超大城市的高密度建成区,布吉具有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人口空间高度混杂、城区开发强度高、社会形态和利益群体复杂多元等特点。布吉面对发展短板,始终以长远眼光和坚定信念,对这片土地进行温情管理和服务。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布吉积极回应布居理想生活的炽热追求,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以“党建+项目”提升经营城市能力,营造“有得住”的布居环境。
经过多年“优空间、强功能、提品质”一体化发展,布吉的高楼拔节生长、路网纵横延伸、宜居生活场景不断“上新”,一个集城市美学、人文艺术、醇熟配套的“产城人文”融合典范加速成型,布吉的空间价值得以再次爆发。
如今,这里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面貌,党员干部以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劲头诠释深圳东进门户的价值坐标,推动人居维度的发展潜力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温度,让居民的“宜居感”直接拉满。
交通内外循环越来越顺畅。流淌在布吉的地铁线网犹如“城市循环动脉”,架起布吉城区交通的骨架和脊梁。地铁3号线、5号线、14号线穿城而过,交汇于布吉站,布吉人“畅”享3条地铁6个地铁站出行,半小时内通达福田等地,快速到达大运中心、深圳北站、岗厦北站、罗湖站等交通枢纽;
与布吉站连贯互通的深圳东站升级改造,构建多层次枢纽型网络化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打造互联互动的交通蝶变名片;优化交通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毛细血管”,布吉的轨道交通路网越织越密,内畅外联的“大交通”格局迎来全新阶段。
推开窗,“城区即景区”。全速建设的布吉绿廊,串联沿线的生态、景观、文化、产业,让创意水岸、活力枢纽、市井繁华相映成趣;走进大芬油画村、文博宫,人文荟萃,传统文化和都市文明在此交相辉映;
在作为“布吉黄金经济走廊”的龙岗大道(布吉段),景观带绿树成荫,花卉点缀期间,远观宛如一条镶嵌在城中的绿丝带......还有不断“上新”的花园、“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的绿美示范点,都成为布吉人高频的“打卡点”。
过日子,踏实“有意思”。龙岭社区作为全区首个“虚拟社区”试点,先行上线停车、运动、阅读、健康医疗、托育、青年驿站、志愿港湾、养老、亲子学堂、好物分享10大服务场景,其模式在今年6月面向全区所有社区开放上线,布吉17个社区的群众指尖轻点,就能在“云端”一键办理24小时智能便民服务。
以桔子坑为代表的“活力城村”正在悄然上演一场场“变形记”,“针灸式”微更新改造,拓宽生活空间,补齐配套设施,让作为不少深圳人梦想起点的城中村既有烟火气,也有诗与远方。
不止如此,更多的“宜居”蝶变正在发生!
布吉文体中心、大芬立体停车库投入使用,既有加装电梯告别“爬楼时代”,区第二人民医院(罗岗院区)等医院和社康建设快马加鞭,加大医疗资源供给,白鸽笼和半山等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按下“快进键”,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等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乐享“民生小确幸”,宜居幸福生活可触可感。
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当“宜居”浸润各处生活场景,布吉这座城正生长为理想的模样。
策划:高磊
统筹:贾凌
撰文:梅云霞、曾俊伟、陈海连
图片:布吉街道办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