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江门市蓬江区迎来了一场“凉瓜盛宴”。
5月18日,为期三天的“品杜阮美食,享清凉一夏”2025年广东(江门)杜阮凉瓜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圆满收官。这场以“凉瓜”为核心的夏日盛会,融合美食体验、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多重元素,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舌尖上的清凉享受,更成为蓬江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动能的生动实践。
讲好凉瓜故事,是蓬江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激活区域高质量发展蓝图的一个典型案例。上月,《蓬江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入围2025年广东省首批11个正式批复的实施方案之一,成为全市唯一获批的整县域推进实施方案。
“我们将以《方案》获批为契机,绘就‘1+3+15+5’新图景,优化土地利用保护格局,整区推动‘产城融合提质、城乡融合发展’,赋能‘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全域土地专班负责人介绍。
凉瓜文旅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
杜阮凉瓜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杜阮凉瓜产业开启了“产教融合”全新篇章;“凉瓜+”系列产品惊艳亮相,从护肤品到洗护用品,尽显凉瓜的多元价值;杜阮凉瓜美食推荐餐厅获牌授证,成为食客探寻舌尖美味的“指南针”,助力打造特色杜阮美食名片;3条独具魅力的杜阮精品旅游线路,将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串联……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杜阮凉瓜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可谓精彩纷呈、亮点频现。热闹非凡的乡村集市、香气四溢的凉瓜宴、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等互动环节,更是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让市民游客在吃喝玩乐间,沉浸式感受杜阮文化底蕴。据统计,此次活动累计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50万元,交出了一份“流量”与“销量”双赢的亮眼成绩单。
各式凉瓜美食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郑琦 摄
各式凉瓜美食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郑琦 摄
好戏还在后头。当前,蓬江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立足杜阮镇自身发展实际,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产业生态融合发展,围绕“文旅赋能、产业筑基、生态塑形”三大主线,全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以上述活动为契机,蓬江计划发挥叱石片区精品工程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推进上巷村典型村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动上巷村异地搬迁12亩、拆旧建新30亩盘活打造农民公寓、凉瓜IP美食街、游乐配套设施等服务。同时,结合典型村片区培育,以上巷村为核心,联动杜阮村、杜臂村等8个创建典型村,构筑“凉瓜风情展廊”典型村示范片区,打造凉瓜现代农业产业园试验基地、现代农业高质量种植基地。
“我们将以农用地整理为抓手,围绕叱石片区精品工程,启动杜阮镇千亩耕地集中整治区项目,推进耕地连片整治,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速农业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双核驱动格局,目前已完成160亩连片耕地流转并完成水稻种植。”上述负责人介绍。
如今,随着杜阮凉瓜综合体游客服务中心、杜阮凉瓜博览馆等杜阮凉瓜展销平台顺利揭牌,当地“种植生产链+加工产业链+电商供应链”三链融合的产业矩阵已初现雏形。“当前,我们已建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80余亩,‘杜阮凉瓜’区域品牌价值大大提升,带动全镇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江门市蓬江区杜阮凉瓜协会会长黄慧宏介绍。
杜阮凉瓜博览馆。郑琦 摄
杜阮凉瓜博览馆。郑琦 摄
叱石片区精品工程成功获批1.3亿元贷款
近期,蓬江区传来一个好消息:叱石片区凉瓜三产融合示范区精品工程成功获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门分行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1.3亿元,成为江门市今年首个获批融资贷款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接下来,杜阮镇将联同区属国资企业侨邦文旅集团,依托“杜阮凉瓜”品牌,通过连片农用地整理、田园综合体农文旅建设、凉瓜IP深加工基地等土地综合整治,打造叱石片区凉瓜三产融合示范区精品工程,深耕凉瓜产业,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凉瓜深加工基地,壮大发展凉瓜全系特色产业链,擦亮国家地理标志品牌。
整治项目效果图。
整治项目效果图。
像叱石片区精品工程这样的项目,未来蓬江还有不少。作为江门中心城区,当前蓬江区正面临耕地细碎不连片、村级园区土地利用低效化、蓝绿生态网格仍不完善、镇村风貌及基础配套待改善等发展瓶颈,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为此,蓬江将以整区推进、全域统筹为抓手,以“产城融合提质、城乡融合发展”为整治目标,由南往北以江门大道和华盛路为要素集聚带,南部城区抓提质改造,东西两翼北部新区抓融合发展,通过绿美生态节点链接蓝脉绿网,依托山水林田资源打造都市农文旅空间,形成北部绿美乡村整治区、南部产城融合提质区、城乡综合发展整治区三大整治分区。
根据《方案》,蓬江区以“一年启动、两年铺开、三年见效、四年树标杆”为目标,构建“1个总体方案+3大核心任务+15大核心项目+5大精品工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体系,共实施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产业导入及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等6大类42个子项目。
蓬江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格局图。
蓬江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格局图。
“我们将通过科学规划、全域整治,让蓬江区的土地焕发新生,实现农田更连片、乡村更宜居、城市更活力、山水更青绿。”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全域土地专班负责人介绍。
具体而言,蓬江将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2个“千亩方”、7个“百亩方”耕地集中整治区,实现新增耕地2050亩;推进村庄布局优化盘活闲置村居超200间,推进3个美丽圩镇及6个和美乡村建设;推动首批低效用地升级整治超3000亩,带动“万亩千亿”工改园区整出高质量产业空间;完善产业园区道路约20公里、完善邻里中心及公服配套升级,为“万亩千亿”大型产业聚集区东片区整出产城融合提质空间;营造生态健康优美推进林相改造约9000亩、矿山修复转型利用1800亩,推动堤岸及滨水绿廊10公里。
“一镇一标杆”重塑蓬江土地资源价值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蓬江区将如何推进?“我们将通过三大整治任务,即产城融合强根基、文旅赋能添活力、绿美城乡塑颜值,重塑蓬江土地空间资源增值。”上述负责人介绍。
在产城融合强根基方面,蓬江以低效园区“工改”为主攻方向,推动环市街群星村、荷塘镇南村村、杜阮镇北芦村、中和村等老旧工业园“焕新颜”,继续通过五年左右时间建成“万亩千亿”工改园区;以大型产业集聚区东片区为重点,完善产业园区道路、邻里中心配套建设,引入产业集聚,打造具有蓬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文旅赋能添活力方面,蓬江将串联山水林田城村空间,加快环龙舟山片区、杜阮叱石片区等都市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业研学+文化体验+养心度假”一站式都市休闲目的地;推进长堤历史文化街区、陈垣故居、良溪古村等保护整治升级,让田园变景区、乡村变名村。
在绿美城乡塑颜值方面,蓬江将赋能矿山修复新价值,推进棠下镇良溪-五洞矿山修复转型利用运动文旅公园,打造中心城区“矿山文旅新地标”;推进凤凰山、大雁山等林相改造绿美工程,推进天沙河、观澜湖等重要滨水绿廊整治。
值得关注的是,接下来蓬江区将以环龙舟山片区项目引领全域蝶变示范,以“一镇一标杆”项目比学赶超,打造一批典型项目和精品工程。
其中,棠下镇今年将举全镇之力推动环龙舟山都市休闲产业融合精品工程,推动千亩农田休闲公园、乐溪客厅、主题街区改造、森野营地等爆点项目建设,打造中心城区郊野休闲“流量引擎”;杜阮镇将打造叱石片区凉瓜三产融合示范区精品工程,推进上巷村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田园综合体+凉瓜深加工基地,壮大发展凉瓜全系特色产业链,擦亮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荷塘镇将发扬康溪村园区工改典型示范作用,聚力南村村工改460亩“腾笼换鸟”精品工程,将布局散乱、产值低效、容积率低的村级工业园改造为现代产业园,引入更多高端制造业。
此外,环市街道将抓紧推进群星大道及周边低效用地升级改造项目,用好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关键一招,打造集多种业态于一体的高品质商业和特色文旅休闲区,做强中心城区典型村创建典范;白沙街道将借力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建设和五指山森林资源,融合银发经济、康养经济和林下经济产业,打造五指山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迈进、向多元化领域拓展,激活老旧片区新活力;潮连街道将通过“政府储备地+‘三旧’改造”创新模式,推动江门人才岛科创示范基地项目,改造后预计增加产业空间18万平方米,土地集约利用率翻番,打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链,开辟产城融合新空间。
南方+记者 郑琦
通讯员 史建勇 陈玉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