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荻戈:深耕五十载,成怀集林业发展“活地图”

作者 刘亮;唐锦洪 2025-05-19 12:41

85岁的陈荻戈,是怀集林业发展的 “活地图”。自1974年从东北林区调回家乡后,他以 “愚公移山” 之志扎根基层,将半生心血注入怀集的生态建设与产业振兴,成为南粤林业战线的绿色先锋。

85岁的陈荻戈讲述他从事林业工作和参加 “岳山造林大会战” 的感人故事。罗建和 摄

85岁的陈荻戈讲述他从事林业工作和参加 “岳山造林大会战” 的感人故事。罗建和 摄

岳山造林:万亩林海中的科学攻坚

1974年,陈荻戈投身岳山造林大会战,负责温泉林场规划设计。他翻山越岭完成植被调查,创新推广 “小撩壕整地法”,组织施工员培训,确保造林成活率超 90%。在他与万名民兵的努力下,岳山林场完成1.5万亩造林,温泉林场造林2万亩,创下怀集首个大规模生态样板工程,其成果获全国林业调查规划科技情报网优秀成果奖。

飞播造林:破解荒山治理的 “空中密码”

面对全县80万亩宜林荒山,陈荻戈1982年力推飞机播种造林。1983-1988年间,怀集实施飞播100.4万亩,成效率达72%,创全国先进水平。他参与的 “飞播技术推广” 获省林业一等奖,个人获 “全国飞播造林先进个人” 表彰。

1996年,怀集凭此荣膺 “全国飞播造林先进单位”,绿色覆盖率实现跨越式提升。

产业突围:茶杆竹的 “逆袭之路”

1995年,陈荻戈撰文《发挥优势,再创优势,发展怀集茶杆竹》,推动产业升级。他主导中洲茶杆竹轮伐基地建设,创新 “促根剂浸泡”“鞭根育苗” 技术,成苗率提升至70%;研发 “笋虫灵” 药剂,保笋率达90%。在他推动下,怀集茶杆竹面积从不足万亩扩至50万亩,成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相关技术获省林业科技进步奖与农业技术推广奖。

退休不退志:科技赋能 “绿色经济”

退休后,陈荻戈受聘为技术顾问,助力顺龙木业等企业营造桉树速生林6.7万亩,推广“高脂马尾松”“美国火炬松” 等良种;针对桉树病虫害,研发 “绿将军” 白蚁防治技术,保苗率达98%。此外,他引种檀香树,培育2万株苗木,探索林业经济新路径。

从岳山的青葱林海到飞播的绿色浪潮,从茶杆竹的产业崛起至桉树的科技攻关,陈荻戈用50载光阴诠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怀集森林覆盖率稳居前列,生态屏障日益稳固,这位八旬老人的足迹,早已深深烙印在怀集的青山绿水间,成为新时代林业人传承的精神坐标。

撰文:刘亮  唐锦洪 谭上洲

编辑 刘舜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