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知道哪些地方容易积水滋生蚊虫吗?”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一片举手声,气氛活跃。讲台上,老师正结合PPT生动讲解蚊媒传播疾病的知识,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认真聆听。
为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部署,切实提升师生健康素养,推动形成健康、安全、卫生的校园环境,9月3日,湛江市在经开区第四中学和湛江二中霞山校区同步开展以“基孔肯雅热防控”为核心内容的“开学卫生健康第一课”专题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是新学期的一次重要开篇课,更筑牢了校园疫情防线的第一道“安全阀”。
专题课堂+常态防控
构筑“无蚊校园”
随着秋季学期的到来,湛江市教育系统将蚊媒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列为开学第一课主要内容,开展卫生健康第一课教育,织密织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校园防控工作网络,全力确保师生平安健康、校园平稳有序。
连日来,湛江市各级各类学校采取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大校园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倡导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营造干净整洁、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当天,在经开区第四中学,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卫生健康第一课正在多媒体教室内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次课程以“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为主题,采用视频讲解、防疫知识讲座与互动问答相结合的多样形式,力求将严肃的防疫知识讲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它有哪些典型症状?如何区分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课堂上,老师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详细解答,现场气氛活跃而专注。互动问答环节中,老师连环发问,学生们踊跃举手抢答。
“今天的课堂让我受益匪浅,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回家后我会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学到的新知识!”课后,学生莫锦鑫兴奋地分享到。
学生陈梓泓则表示:“通过今天的开学卫生健康第一课,我学习到室内和户外的防蚊工作都很重要,我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据悉,经开区第四中学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自7月暑假起,每日组织后勤人员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理,重点清除积水和杂草,彻底消除蚊媒孳生环境。
同时,该校积极加强师生健康教育,通过班级群等线上平台,持续向师生及家长推送防蚊灭蚊及卫生清洁指南,并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学生与家长共同清理家庭和社区环境死角,及时清除积水,分享活动照片,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全面提升防控意识。
“三习惯”养成
家校联动促健康
目光转向湛江二中霞山校区,该校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开学卫生健康第一课”。课堂紧扣“防蚊防疫+好习惯养成”主题,现场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
课程内容设置丰富,层层递进。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风险与健康威胁,随后结合校园环境,讲解防蚊灭蚊的实战技巧,课堂还特别加入健康倡导,鼓励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按照湛江市教育局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要求,我校第一时间响应,在开学之际统一组织开展了全校范围内的‘开学健康第一课’。”湛江市第二中学霞山校区相关负责人 谢春红介绍道,“我们将通过家校协同、家校共育、家校联动的育人格局,逐步将‘三个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该校强调日常体育锻炼,在校积极参加每天的体育足球大课和常规课、大课间活动、课间“微运动”等,确保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提高学生体质,增强免疫力。
此次“开学健康第一课”的开展,是湛江市教育系统落实校园防疫要求、深化健康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据悉,下一步湛江市将持续跟进各校健康教育落实情况,指导各校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学年,全面提升校园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南方+记者 陈思亮
图片:胡梦杰 吴东俊
通讯员 支宏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