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莞揭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指挥长叶冠强率队深入普宁市、揭西县的产业园区和田间地头,实地调研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及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以产业协作为抓手,推动对口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调研组一行先行来到沙田镇-普宁市产业转移合作园,详细了解园区规划及企业入驻进展。作为莞揭产业协作的重点载体,沙田镇—普宁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将在2025年加快推动2-3家意向企业签约落地,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同步完善园区服务保障,着力打造粤东高端化、智能化产业转移示范标杆。
在揭西县,占地885.74亩的大岭山镇-揭西县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下称“产业转移园”)也在有序推进建设中。
叶冠强现场听取园区建设进展汇报:产业转移园已于2023年完成土地征收储备,累计投入东莞产业帮扶资金7000万元。2024年已出让土地13宗共246.53亩,新增入园企业26家,总投资49.55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45.3亿元、年税收贡献6800万元。目前尚有34家企业排队待审,驻县工作队将按照“三贡献一高一强”(“三贡献”即单位土地产值贡献和财税贡献、单位能耗产值贡献和财税贡献、单位环境容量产值贡献和财税贡献,“一高”即科技含量高,“一强”即产业带动能力强)标准择优引入。
调研组现场听取大岭山镇-揭西县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建设进展汇报
调研组现场听取大岭山镇-揭西县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建设进展汇报
对此,叶冠强要求大岭山镇-揭西县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下称“驻揭西帮扶工作队”)大胆推进,加快项目落地:“对已完成招拍挂的企业要尽快推进入驻,确保建设成效;同时加强宣传推广,通过高速公路广告等渠道增提升招商实效,全力打造‘千亩百亿’产业集聚区。”
随后,调研组来到揭西县甘薯脱毒种苗生产中心项目的拟定选址,详细了解该项目的建设背景、预期效益和前期准备工作进展。
据悉,甘薯产业是揭阳市农业重点产业。该项目旨在建设甘薯脱毒种苗生产中心,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保证甘薯种源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揭阳市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首要是扶持产业、发展经济,项目十分契合莞揭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导向,工作队要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加快项目推进,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叶冠强指出:“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脱毒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病种苗;同时延伸甘薯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提质与农民增收双促进。”
调研组考察揭西县甘薯脱毒种苗生产中心项目
调研组考察揭西县甘薯脱毒种苗生产中心项目
此外,调研组还走访了揭西县坪上镇石内水电站详细了解项目进展,前往普宁市大坝镇美丽圩镇客厅及白坑村,揭西县石峡村“两山石”公园、万梅谷文化特色小镇等文旅项目了解项目运营及联农带农成效。
在调研总结中,叶冠强对驻揭西帮扶工作队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黄坤明莅揭调研指示精神,坚持三产并举,突出产业帮扶,推动莞揭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干出成效、干出特色:“立足县域禀赋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道路;聚焦产业链补链强链,向高端化、智能化企业精准招商;建立‘招引-落地-投产’全链条服务机制,推动已完成招拍挂企业尽快入园建设;强化责任担当,确保产业协作项目早建成、早见效。”
撰文:戴双城 林海金
来源:莞揭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