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饼,糯米团;
阿妈叫我去睇龙船。
熟悉的广府童谣,像一把神奇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童年那扇充满欢乐的门。对于东坑人来说,龙舟赛承载着数不清的欢笑与回忆,是流淌在血脉深处、难以割舍的文化乡愁。
遥想当年,东坑内河两岸人潮如织。老老少少满怀期待,只为一睹龙舟竞渡的激昂场面,再吃上一碗寓意好运的龙舟饭。江面上百舸争流,水花飞溅,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永不褪色的美好回忆。后来,龙舟赛的身影渐渐隐匿,但那份对龙舟的热爱,始终藏在东坑人的心底。
如今,好消息传来!
暌违已久的东坑镇龙舟文化节
即将在2025年农历五月重磅回归
这场文化狂欢
是对东坑龙舟文化跨越岁月的深情守望
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活力绽放
底蕴深厚
追溯东坑龙舟的前世今生
东坑镇“扒龙船”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解放初期。东坑隶属埔田片区,寒溪河、青鹤湾穿境而过,独特的水域条件,孕育了延续至今的龙舟竞渡习俗。解放初期,角社村率先拥有了东坑镇的第一艘龙船,丁屋村、坑美村紧跟其后。但在“文革”期间,龙舟竞渡陷入了沉寂。到了1986年,东坑镇掀起一股造龙船热潮,部分村由外资老板捐款造船,部分村则由村民集资打造。在面积仅27.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三万(90年代数据)的小镇上,共拥有25艘龙船,其龙舟赛事的规模可见一斑。
东坑“扒龙船”有着抢青、犒船、趁景、送喜账等独特习俗,其中龙舟趁景习俗“寒溪河十四景”更是家喻户晓。遗憾的是,2003年前后,寒溪河流域的龙舟活动逐渐走向衰落。
尽管龙舟活动经历起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坑依然多次举办龙舟竞渡锦标赛。1987年6月28日,第一届龙舟竞渡锦标赛上,角社村一举夺得冠军和季军,丁屋村斩获亚军。次年6月28日,黄屋村在第二届锦标赛中勇夺冠军,新门楼村获得亚军,井美村拿下季军。1989年6月28日,东坑镇举办第三届龙舟竞渡锦标赛。
同一时期,东坑村、井美村、新门楼村等部分村,还自行组织了村组内的龙舟竞渡比赛。不仅如此,东坑各村龙舟还积极受邀参加镇外比赛,在横沥镇龙舟赛、常平镇龙舟邀请赛等赛事中表现出色。1987年6月,新门楼村龙舟队在横沥镇首届龙舟竞渡中拔得头筹,丁屋村获得第三名;2000年6月,丁屋村龙舟队在日电杯龙舟赛中勇夺冠军。
独具匠心
领略东坑龙舟的多彩魅力
东坑镇龙舟文化的独特,不仅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赛事上,还体现在传统习俗与龙船特色上。抢(采)青、龙舟下水、趁景、犒船、送喜帐、龙船饭等习俗,每一项都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东坑的龙船用杉木打造,长26.3米、宽1.5米,左右各一列,能容纳50多人。龙船樯上与每格座位都扎有竹篾,保证船身稳固。龙船樯前后悬挂铜锣,正中安置大鼓,鼓高1米,声音洪亮,顺风时,七八公里外都能听见。
龙船鼓是龙舟的灵魂,每条龙舟代表着一个村或生产队,鼓上都会写上相应集体的名称和姓氏。各村龙船特色鲜明,从龙船头、龙船鼓,到龙船桡、龙船尾,都大有讲究。丁屋村龙船龙头黑色,桡为红柄黑掌,带有太极图案,船尾放置塔子和狮子,有“三托围竿、狮子顶”的说法。黄麻岭村龙船龙头为长颈龙、独角兽造型,是东坑镇内唯一只有一个角的龙头。井美村龙船龙头为长劲龙,桡是红柄绿掌,配有花篮图案。坑美村龙船桡为红柄红掌,带有“绍徽堂”字样图案。此外,黄屋村、凤大村、坑美村等部分村的船尾,还会站立一个哪吒公仔。
新门楼村龙船亭是东坑镇内唯一一个现在还保存完好的龙船亭,龙船亭内摆放两条的龙船,整套扒龙船装配齐全,见证了东坑龙舟文化的兴衰变迁与传承发展。
神龙归来
多项活动解锁新时代新狂欢
近年来,东莞依托丰厚的龙舟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打造了“东莞龙舟月”活动品牌。东坑镇作为寒溪河流域的龙舟文化重镇,在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让寒溪河龙舟盛景重现。这不仅传承了先辈的智慧与精神,更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令人期待的是,今年端午,东坑精心筹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龙舟文化节启动仪式、“观龙景”各村龙舟趁景活动、“游龙乐”潮流集市活动、“赏龙俗”龙舟文化展、“享龙乐”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接龙运”龙头装置、“集龙福”抖音话题挑战赛等,定能让你目不暇接,惊喜连连。
活动期间,犒龙仪式庄重神秘,一招一式都满含敬意,好似在唤醒沉睡的龙舟之魂;依照“寒溪河龙船十四景”的古老传统,各村有序轮番开展龙舟趁景活动;同一河段,潮流集市热闹非凡,巧妙融合东坑特色美食、潮流好物、民俗体验和趣味打卡等多元元素,还有别具一格的沉浸式citywalk体验;而龙舟文化展,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文化之旅,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和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你将一步步走进东坑龙舟文化的前世今生,触摸岁月留下的痕迹。
小编手记:赓续传承 打造东坑文旅新名片
当龙舟竞渡的激昂鼓点再次响彻东莞水乡,这声声鼓鸣,不仅唤醒了沉睡千年的记忆,更奏响了东坑在时代浪潮中奋进的激昂旋律。近年来,东莞充分发挥龙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实现了龙舟活动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华丽转变,成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民俗休闲旅游品牌。如今,“龙舟热”持续高涨,已然成为文旅界的“流量密码”。“龙舟经济”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带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推动地方文旅发展的强劲引擎。
龙舟竞渡,划开的不仅是水面的涟漪,更开辟出“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航道。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东坑以龙舟精神为指引,乘风破浪、砥砺奋进。此次东坑龙舟文化节,深挖整合民俗、美食、产业等多元资源,将龙舟从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变为可观、可感、可参与的文旅体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本次龙舟文化节,是体育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盛会,为东坑搭建起对外交流的广阔桥梁,成为展示投资环境与发展潜力的重要窗口。通过此次盛会,东坑将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精心打磨“东坑龙舟”文旅新名片。
今年端午
让我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相约东坑
奔赴这场阔别已久的龙舟之约
在龙舟飞驰的水花中
在热情欢腾的呐喊声里
重拾那份纯真的水乡情怀
延续代代相传的文化根脉
共同镌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端午记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