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唯一镇街!上榜省级试点名单,白坭文化产业牛在哪?

作者 尹辅华 2024-10-12 15:55

2024年10月12日,三水区白坭镇今年首批疍家腊鸭扎产品(已入选佛山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市。2024年以来,借助文化产业发展,白坭镇已接待游客超133万人次,拉动消费超7800万元。

10月11日,在2024年“游乡村 促消费” 广东省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 主会场活动上,发布广东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单位名单,白坭镇作为佛山32个镇街唯一代表,榜上有名。

“文创+旅游”宣传白坭发展

此次白坭能成为佛山32个镇街代表,必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文创+旅游”是一大亮点。

金秋消费季暨岭南美食啤酒嘉年华活动,让白坭实现人气、财气双丰收;桃源·三巷、粮食博物馆、五人龙舟博物馆等景点火爆出圈;向日葵花海游人如织,七彩花田小火车连轴运转,西江河鲜美食街迎来客流高峰……在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游,白坭镇日均迎客超3万人次。

今年国庆期间,白坭镇的七彩花田小火车连轴运转。

今年国庆期间,白坭镇的七彩花田小火车连轴运转。

“从9月25日-10月30日,全镇举办15场次农、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嘉年华活动。”白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利用沙围村、三巷村等岭南特色古村落,重点建设了聚贤楼、西江河鲜美食街、七彩花田、创意良仓、西江院子、桃源·三巷等项目,开发古镇休闲半日游、沿江文创一日游、文创古镇两日游等旅游线路。目前借助文化游、乡村游、研学游蓬勃兴起,白坭形成“游古村、品文化、逛花田、尝美食”的旅游新风尚,节假日观光旅游人气高涨。

如今白坭在“文创+旅游”方向上做出的成绩,已获得上级部门、游客认可。

白坭镇文旅工作荣获区级以上荣誉超30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7项、市级8项。另外岗头村荣获全国文明村,佛山文创古镇获评中国特色小镇50强,并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佛山文创古镇粮食博物馆入围第三批国家级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名单。

目前,白坭镇更是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其富景社区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沙围村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西江十里画廊旅游线路获评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近年来,白坭依托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资源,以‘文创+N’模式,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全力建设文旅融合产业带,在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作出贡献。”白坭镇相关负责人以一组数据进行解释,即2017年以来,当地共计吸引游客超400万人次,文旅产业实现收入超20亿元,其中2024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超133万人次,拉动消费超7800万元。

借“文创”念好乡村致富经

让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白坭打造“文创+N”模式重点内容之一。

白坭现利用当地气候优势和种植业基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先进种植业技术发展现代农业,致力将农业变产业、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精品,打造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区,发展农业观光研学游,已建成康喜莱、和中盛、九穗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

比如白坭镇本土孵化的草根主播何文胜,利用“和中盛农业生态园”账号已引流10万粉丝,不仅单个视频最高浏览量超200万,还带动特色农作物销售。

有数据显示,通过“文创+农业”,目前白坭已带动3000多户农户致富,农家乐收益由原来每年800万元增长到1600万元。

谈到白坭乡村建设,就不得不谈白坭非遗文化。

2018年以来,白坭挖掘非遗内核,实现了从“0到13”的跨越式发展,营造在白坭“品美食就是品文化”的卓越美食体验。自2018年以来当地就不断有相关技艺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2023年,白坭黑皮冬瓜文化习俗、瓦罉鸡制作技艺、灰雕技艺入选三水区第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白坭已申报了10项区级非遗、1项市级非遗项目以及2名区级非遗传承人。

“我们创新将美食文化与非遗文化充分融合,形成‘美食+非遗’品牌,并通过百日攻坚推动西江河鲜美食街美丽蝶变,让‘文创+非遗’有了传承发展的新载体。”白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国庆假期游期间,白坭的非遗美食备受食客追捧,很多商家几乎每天都要排上4轮餐桌才能满足顾客需求。

接下来,白坭将开启2.0模式,开展“西江十里画廊美食与工程路径”探索,全面开启“五个一”发展路径,即打造非遗美食一个IP,带旺非遗美食一条街、推广非遗美食一桌菜、上线非遗美食一张图、串联非遗美食一游线,以美食为牵引,为游客打造集吃喝玩乐游购娱于一体的赏味之旅。

用“文创”留住白坭底蕴

在加快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愁”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白坭通过挖掘祠堂文化、漆艺文化,继续留住“乡愁”。

白坭镇祠堂文化底蕴深厚,全镇保持完好的明清风格古祠堂达50座。近年来,白坭镇探索“祠堂+文化”新模式,推动古祠堂活化,将祠堂建设成为新时代农村基层的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学习园地。

白坭镇的“祠堂+文化”模式在三水区全面推广。

白坭镇的“祠堂+文化”模式在三水区全面推广。

目前,发源于白坭镇的“祠堂+文化”模式在三水区全面推广,全区已建成40个区级示范点,并成功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项目。另外发源于白坭镇的“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四会联动”的“134”基层治理模式,已亮相央视等主流媒体平台。

至于漆艺传承,白坭围绕漆艺创作教学、产品展示、销售体验“三位一体”,先后建成国漆工坊、漆艺展示馆、漆艺主题民宿、漆艺主题酒店、岭南漆画漆艺产学研基地等载体,通过联动高校、漆艺大师、漆艺行业协会等,构建产学研、产供销一体化商业闭环和集漆艺展览展示、漆艺收藏、艺术交流、漆艺沙龙及文创产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漆艺集聚区、中国漆艺实践创业基地。

“我们会继续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建设文旅融合产业带。”白坭镇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地将打造“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富民惠民乐民新业态。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