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激活连州农特产品“新动能”

作者 黄津;邱淑平 2025-04-27 12:13

“东陂腊味”集体商标去年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后,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迅速指导东陂腊味协会做好集体商标使用和宣传工作,27户企业经核准使用专用标志,2024年年产值达3.5亿元,同比增长59.1%。作为当地首个集体商标,“东陂腊味”能实现质、效双升,是连州通过品牌建设激活农特产品“新动能”的生动注脚。

农业品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培育发展农业品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去年来,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职能优势,以知识产权保护与品牌建设为抓手,围绕“培育一个地标、推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通过“地理标志兴农、商标品牌富农、专利技术强农”三大路径,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品牌建设激活农业“新动能”,以产业振兴绘就乡村“新图景”,助力“土特产”向“金招牌”蝶变,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品牌智慧”。

“东陂腊味”2024年年产值达3.5亿元,同比增长59.1%。黄津 摄

“东陂腊味”2024年年产值达3.5亿元,同比增长59.1%。黄津 摄

地理标志引领

激活“土特产”价值

作为土特产中的精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打造农业品牌的重要载体。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地方特色资源,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全力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

该局支持巩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了“东陂腊味”“连州菜心”“连州水晶梨”等一批特色突出、特性鲜明的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农业生产从“小而散”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2024年,连州菜心实现产值14.32亿元,增长19.3%;水晶梨产量7万吨,产值12亿元,增长20%;东陂腊味产值3.5亿元,增长59.1%。

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该局制定3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对专用标志使用进行管理,建立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动态监管机制。

2024年,“东陂腊味”集体商标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成为连州市首个集体商标。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指导东陂腊味协会做好集体商标的使用管理和宣传推广工作,进一步提升“东陂腊味”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东陂腊味与当地的文旅、餐饮、电商等行业融汇,让百年品牌焕发新颜和活力。目前,“东陂腊味”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共27户。

未来,该局将大力提升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发展地理标志产业,打造更多知名品牌。

商标品牌护航

拓宽“金招牌”市场

农产品的市场化离不开优质农业品牌的打造。

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建立“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参与”的商标战略推进机制,助力农产品扩市场、拓销路。

一方面,该局联合东陂镇政府、农业农村局、相关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组织开展“东陂腊味”“连州水晶梨”品牌建设推广交流会,启动区域公用品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并通过参加“湾商赛”“粤创赛”等知识产权相关赛事,提升品牌知名度。

另一方面,组织“东陂腊味”“连州水晶梨”品牌建设推广交流会3场次,指导企业提前布局商标32件,培育“林泉”“豪爽”“高山公诚蔬果”等一大批涉农优质品牌商标。

此外,结合“高山番薯节”“开腊节”等节庆活动,该局引导企业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模式,打造了“汇棉”“小腊妹”“山乡菇粮”等网红品牌,线上销售额占比提升至25%,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专利技术攻坚

破解“卡脖子”瓶颈

针对农产品保鲜、深加工等痛点,连州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探索“企业需求+高校研发+平台对接”的产学研协同机制,引导企业依托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检索、查询、匹配所需要的专利技术、发明团队等资源,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应用。

2024年,有18家企业完成“专利盘活系统”入库,向涉农企业推送高校科研成果26项,促成广东渔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生态化稻渔共生系统”专利技术,实现稻田养殖亩产增收。

特别是,在技术驱动下,连州水晶梨产业实现质的飞跃。广东豪爽天然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生产+加工+科技+品牌”模式,构建了完整的水晶梨深加工体系,与高校联合攻关“水晶梨浓缩汁低温制造技术”,突破加工过程中褐变难题,打造出陈皮水晶梨膏、NFC水晶梨纯汁、水晶梨浓缩果浆等多种类水晶梨深加工产品,实现了连州水晶梨产业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带动产业链延伸至休闲食品、保健食品领域。

南方+记者 黄津 邱淑平

通讯员 李莉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