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担当•产业“粤”升③|民营企业 挑起大梁

作者 谢麦诗;叶永茵;钟雨晴;林海金 2025-02-22 10:58

00:09

民营企业 挑起大梁

南海之滨,改革潮涌。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以超14万亿元的经济总量领跑全国,而撑起这一庞大体量的“脊梁”,正是扎根于此的1837.87万户民营经济主体。同样,在世界工厂的东莞,民营经济贡献率占“半壁江山”,经营主体超170万户,约占全省的10%,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广大民营企业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广东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强力支撑。从“世界工厂”到“全球智造”,从传统产业转型到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从国内“大循环”到国内国际双循环,广东民营企业以创新为剑,以韧性为盾,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浪潮中劈波斩浪,挑起高质量发展的大梁。

推进大会为南粤大地注入澎湃动力

2月24日,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大会将在东莞召开,全省各地工商界代表济济一堂,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这场即将启幕的推进大会,恰似一场“及时雨”,为南粤大地注入澎湃动力。

制造业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没有强大的、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目标就难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单从举办点而言,东莞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意义之于全省的重要性。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

对于东莞这座城市而言,制造业不但是看家本领,更是最大优势。东莞制造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涵盖34个工业大类和6万多种产品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制造业占GDP比重持续稳定在50%以上的高位水平。

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体,广大的民营企业家们在南粤这片土地上精耕细作,书写了无数产业传奇。

比如,来自广州的视源股份是全球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与交互智能平板细分产业龙头,希音、TEMU两大电商“小龙”风靡全球;来自深圳的手机品牌传音成为“非洲手机之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遍及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来自东莞的凯格精机锡膏印刷机市场占有率领先,奥海科技在手机充电器市场占有率高,奥普特科技机器视觉光源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可观……

随着大批民营企业的崛起成长,广东民营经济体系不断壮大,上市企业、国家高企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筑牢广东经济的基本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支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巍巍大厦。

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蓝图渐次铺展

在东莞松山湖的华为小镇,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携带全球最薄硅负极大容量电池登台;在深圳龙岗的比亚迪全球总部,每53秒便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在珠海格力的智能制造基地,工业机器人精准完成空调核心部件组装……这些场景,勾勒出广东民企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跃迁图谱。

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出自东莞制造

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出自东莞制造

据广东省科技厅统计,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7.7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528家,数量均列全国第一。其中,东莞上市企业、国家高企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在全省地级以上市中位居第一。

数字化转型则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佛山美的微波炉工厂引入5G+AI质检系统,其2秒分析出结果的效能带来质检效率跃升;台达电子曾拥有超5万名工人,如今在数字化的加持下,这一数字降为1万名,但公司的产值不降反增,为原来的2.5倍。

2024年,广东推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5%,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1.6%,带动超万家企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这种转型不仅是工具迭代,更是思维革命:从“拼人力”到“拼算力”,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民企正以数字化重构产业链价值。

政策护航更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让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快更好。去年成立的民营经济局,更将分散在38个部门的惠企政策整合为“一站式服务”,企业政策对接成本降低60%;今年出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实施产业集群培优、创新平台建设等八大行动,让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有目标。

“过去研发成果躺在实验室‘睡大觉’,现在制度创新打通了转化‘最后一公里’。”来自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一名科研人员如是评价。

当“制造业当家”的宣言响彻南粤,当“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蓝图渐次铺展,1837万民营经济主体正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坚决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更让民企吃下定心丸。

奏响“双循环”交响乐

日前,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其衍生品更是全网断货。在东莞,仅石排镇便有3家企业获得IP授权生产或销售哪吒相关产品。

哪吒周边东莞造

哪吒周边东莞造

珠江口货轮如织,中欧班列笛声长鸣,东莞制造搭载着中欧班列销往全世界。

2024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5.8万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63.6%。广东AEO企业以占外贸企业数量1.38%的比例,贡献了202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额43.9%的规模,其中,民营AEO企业进出口额为2万亿元,占比22.34%。这组数据背后,是粤企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主动进击。

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在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TCL电视生产线让“非洲制造”贴上广东标签;在全球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疆无人机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比亚迪泰国工厂年产能达15万辆,“东莞制造”OPPO手机销量居全球市场前四,美的集团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超40%……广东民企正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用技术标准争夺国际话语权。

面对外需波动,广东民企加速“向内转身”。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4万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同期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3.6%,成为外贸的“主力军”。

从珠江口的晨曦到粤北山地的暮色,广东民营企业的脉搏始终与时代共振。乘着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大会的春风,广东民企将迈向从“高原”攀向“高峰”的新起点。毕竟,这片土地从不缺乏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传奇。

采写:南方+记者 谢麦诗 叶永茵

设计:钟雨晴

视频:钟雨晴 林海金 叶永茵

统筹:叶永茵

策划:靳延明

编辑 黎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