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潮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潮州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记者梳理发现,报告部署的十方面重点工作中有三大项(分别是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实施质量立市计划、实施文化赋能计划)与工业产业相关,为新一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先从一组数据看潮州产业经济实力。过去一年,潮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实现近年来正常年份的首次正增长,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技改投资等增速扭负为正,其中技改投资增长57%、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
2025年,潮州将加快构建起“3+3+2”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现代轻工业重镇”,力争到202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
实施产业倍增计划,潮州将深入实施“优势产业倍增”“新兴产业倍增”“产业园区倍增”“优质企业倍增”“工业投资倍增”等“五个倍增”行动。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上,力促现代轻工纺织、现代食品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年度总产值增至1100亿元、270亿元和65亿元;在发展新兴产业上,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年度总产值达200亿元,大力发展海上风电、LNG冷能综合利用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低空经济;在园区建设上,高标准建设“两大平台”“三大园区”,实施总投资54.9亿元的16个主平台基础设施项目,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0个以上;在培育优质企业上,年度完成“个转企”400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认定“优大强”企业65家;在工业投资上,开展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四大重点行动”,推动170家规上企业“数转智改”“上云上平台”。
产业发展不仅要有数量,也要有质量。潮州将实施质量立市计划,在推动质量变革上加力提速。具体而言,推进重点产业“九大行动”,构建更加科学的质量标准体系、更高水平的质量支撑体系、更加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打造质量品牌矩阵,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推动一批企业通过湾区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实施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强化食品、卫生洁具、不锈钢等重点产业集群质量监管。此外,进一步强化质量服务保障和严格工程质量管理。
潮州还将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文化赋能计划,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把文旅业培育打造成支柱产业。在保护“城、寨、窑”等遗存的基础上完善“游、娱、购”等配套,发展“吃、住、行”等业态,串联“山、海、村”等节点,将潮州打造成为粤东文旅中心城市、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南方+记者 陈柔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