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10时,广东环交所将对一河两岸芦苞涌水经济项目,进行网上限时竞价。一河两岸芦苞涌水经济项目不仅是佛山水经济试点项目之一,更是芦苞镇开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机制的重要尝试。
三水区如今已按下2025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启动键”,提出“六个千年”概念的芦苞镇拟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北江千年古道”农文旅创意示范带和“环两江示范区”建设北向拓展机遇,通过谋划10个子项目,其类型涵盖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导入等内容,进而实现新增耕地3800亩,耕地连片化程度提升30%,腾退和盘活建设用地1000亩、生态修复1500亩的一二三产业联动局面。
西河村借土地“综治”实现乡村振兴
2月15日,三水芦苞西河村头村400亩油菜花田盛开场景,通过“佛山发布”公众号进入全国网友视线。
三水芦苞西河村头村400亩油菜花田盛开场景。 李东 摄
三水芦苞西河村头村400亩油菜花田盛开场景。 李东 摄
上述场景,正是芦苞土地综合整治子项目——西河连片粮食种植田园综合体项目预期设想,目前这个项目已引入三水区物资集团等资源,首期已集约土地1000亩用于种植油菜花、水稻。
为了推进土地综合整治,芦苞对西河村头村和洲面围约3366亩土地进行整理并恢复耕地,形成连片粮食种植基地。
该项目的点睛之笔在于重新规划镇内耕地布局,解决镇内耕地碎片化情况,引入高产值作物,并以河心岛得天独厚的位置,结合现代农业发展休闲旅游,结合观光农业发展特色民宿及餐厅等,壮大农文旅产业,将项目建成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未来,芦苞还将加快引入沉香林业种植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在西河村打造沉香现代农业产业园。
西河村的土地综合整治,不仅在第一产业有突破,还为佛山的第三产业发展“试水”。
芦苞镇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探索矿山修复和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模式,巧妙利用废弃矿山地形地貌特点(地点在西河村),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总投资28亿元的佛山欢乐洞天文旅项目。
而一座废弃的矿山摇身一变成为国家AAAA级标准景区,不仅能有效修复和改善矿区遗址地块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同时还会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激活乡村“沉睡”资源,让文旅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为推动芦苞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带来更多机遇。
“三水在全市首创矿山修复类型,为佛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做了样板。”佛山市政府副市长乔羽在参加三水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上表示,为支撑高质量发展要素不断集聚,重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需要三水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增值让芦苞文旅长“新果”
实现“良田集中连片、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这是芦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总目标,其中芦苞文旅产业受益颇多。
即将进入网上限时竞价的一河两岸芦苞涌水经济项目,芦苞对它的定位是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机制,打造水经济新业态的一次重要尝试。
一河两岸芦苞涌水经济项目涉及内容。芦苞镇供图
一河两岸芦苞涌水经济项目涉及内容。芦苞镇供图
该项目拟在芦苞涌芦苞段实施水上文旅内容,具体建设龙舟基地、内河游船、龙船和皮划艇、两岸露营基地、河滩浴场、水上乐园、农耕研学、河涌整治等11个子项目。
芦苞希望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具有运营经验的社会资本方参与项目的投建运一体化实施,从而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并盘活芦苞涌周边约2000亩土地,提升水环境和城市品质。
另外,芦苞提出“千年温泉”概念,是因为当地拥有佛山唯一的优质温泉资源。
具体来看,当地拟盘活批而未供应土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通过国资取得地热资源开采许可后,将温泉供应给周边项目用地,并配套建设泉眼基础设施,包括铺设给水主管网、改造道路、建设停车场等,再进一步盘活周边闲置商业地块,链接项目擦亮温泉品牌和文旅特色,打造佛山市康养温泉小镇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芦苞将探索实施‘土地整治+农文旅融合’‘土地整治+连片产业改造’‘土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全域整治模式,推进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芦苞镇委副书记、镇长陆露丹表示,将通过“环两江示范区”建设北向拓展和“北江千年古道”农文旅创意示范带,高规格打造文旅目的地,为此芦苞会加快欢乐洞天项目、温泉小镇项目建设,引入沉香林业种植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推动芦苞涌水土保持生态价值转换,打造农文旅特色IP,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
链接
芦苞镇部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内容
1、南丫涌片区集约养殖项目
将鱼塘进行集约改造,并引进渔业工厂化智慧化养殖、高值农业种植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一二三产融合的示范园区。
2、芦苞旧粮仓活化提升项目
通过提升建筑风貌与内部景观环境,盘活低效用地,打造农业科技展示馆和农耕文化创意街区,将闲置粮仓转化为集科技交流、美学教育、艺术摄影、餐饮休闲的综合园区。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