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珠海战法|珠海探索“媒体+”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助力“百千万工程”

作者 林郁鸿 2025-09-04 11:10

当前广东全省上下正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汇聚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合力。

“媒体+”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大有可为。近年来,珠海市聚焦汇聚广泛力量共促“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创新打造“媒体+”融合模式,联动政府、市场、社会多方资源,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协同创新机制,以“渠道传播力、市场影响力、技术驱动力”塑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探索媒体深度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路径。

“百名记者·百村纪行”主题采访活动。钟凡 摄

“百名记者·百村纪行”主题采访活动。钟凡 摄

近日,中共珠海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制定出台《珠海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提出10项具体举措,强化“媒体+”协同联动机制、强化“媒体+市场”系统联动、加强“媒体+文化”价值共创、推动“媒体+生活”交融共生、促进“媒体+产业”深度融合、加速“媒体+品牌”转化增效、深化“媒体+科技”协同创新等,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媒体+品牌”助力珠海乡村“破圈”

如何讲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珠海实践故事?

今年,珠海制定《珠海市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宣传工作方案》,构建起全媒矩阵传播。这其中,既有与传统媒体联合策划的“‘百千万’珠海故事”“百千万‘珠海战法’”“百千万‘珠海影像’”等专题,也有联合文旅账号、直播账号、财经账号等垂类账号,多角度挖掘“百千万工程”成效。

从“吴雨翔”到“房琪”,一批自媒体大V,深入推进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扩大网上宣传声势,总视频播放量破百万。

三载砥砺耕耘,珠海大地在“百千万工程”的如椽巨笔描绘下,正展开一幅城乡蝶变、万象更新的壮美画卷。珠海开展“百名记者·百村纪行”主题采访活动,组织百名记者走访全市百余个行政村及部分涉农社区,深入挖掘典型经验、鲜活案例和感人事迹,推出包括一组互动式直播、一场线下展览、一本书籍等“六个一”系列产品,以小见大展现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珠海实践、珠海经验;联合南方日报策划“踏浪伶仃 撷珠拾贝——这是我的岛”主题采访活动,以媒体之笔、镜头之眼,带领读者感受珠海陆岛统筹联动的发展脉搏;联合羊城晚报开展“教泽绵长 桃李芬芳——珠海大先生”历史文化采访活动,让珠海跨越百年的教育薪火,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教泽绵长 桃李芬芳——珠海大先生”历史文化采访活动。郑达 摄

“教泽绵长 桃李芬芳——珠海大先生”历史文化采访活动。郑达 摄

通过全媒体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呈现珠海“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变迁与发展,从“为家乡我愿意”到“我在珠海挺好”,再到“珠澳一家亲 共筑强国梦”,珠海举办返乡青年优秀创业项目申报总结暨项目展示会、“我在珠海挺好”创业者故事朗诵会,深度挖掘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旅融合等领域“新珠海人”及返乡创业就业典型人物故事,融媒品牌生动展现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城乡发展的生动实践。

“踏浪伶仃 撷珠拾贝——这是我的岛”主题采访活动。

“踏浪伶仃 撷珠拾贝——这是我的岛”主题采访活动。

“媒体+市场”赋能乡村资源“出村进城”

“媒体+市场”深度融合下,农村资源正从“田间地头”到“云端市场”。

近年来,珠海以农产品为媒,以直播为桥,通过“主播+农户”“达人+平台”等形式,开展“斗门荔枝节”“媒体助农·网络强村”直播带货专场等活动,开展“岭南荔香 阳东味道”“珠茂同荔”等直播展销活动,策划斗门“白蕉海鲈十佳餐馆网红探店直播”,农民主播开播卖鱼,直接促进销售转化。

珠海以直播为桥,开展“媒体助农·网络强村”直播带货专场等活动。

珠海以直播为桥,开展“媒体助农·网络强村”直播带货专场等活动。

珠海盛产莲雾、荔枝、凤梨、葡萄等特色水果,通过“果香弥漫”深度采风报道,生动展现80余亩莲雾基地成熟景象,凸显区域生态价值与品质优势;组织“四季金湾·果然有趣”水果采摘季及网红采风活动,邀请媒体、达人到场推广,丰富市民乡村消费体验,“媒体+市场”打通了农产品推广新渠道,让水果从田间“出圈”。

“媒体+文旅”以图文影像、多端联动等展现乡村历史文脉之美,从“凤凰山深处 藏着世界的入口”到打造本土文化美育品牌“那洲画意”,珠海加强“城市美学”策划,发挥北山村红色文化及传统文化叠加优势,引入港澳资源和社会力量推动百年老村转型“国际村”,2024年接待游客量达6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发挥那洲村作为人民美术家古元故里的独特优势,打造本土文化美育品牌“那洲画意”,吸引16名艺术家入驻,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12%,实现乡村文化软实力向市场活力有效转化,激活城市文旅新动能。

“媒体+科技”探索乡村振兴“云端密码”

在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夏村村,“未来乡村”数智平台项目创新“数据驱动、智能协同”乡村治理模式,村民可通过手机端、大屏端,足不出户轻松享受政策咨询、法律问答、业务办理等公共服务。

这是珠海积极探索“媒体+科技”融合路径,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搭建数字乡村平台的缩影。珠海统筹运用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打造集智能治理、惠农服务、产业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平台,实现信息及时触达,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

与此同时,依托珠海传媒集团“九章智算大模型”,珠海文旅大模型和AI文旅助手整合热门景点、非遗、美食等资源,通过“文旅+AI”化身“24小时文旅管家”,为市民游客提供游玩清单、定制路线、特色活动等服务。上线一个月,平台已被调用并生成80余万次各类内容,服务5万余用户。

南方+记者 林郁鸿

编辑 蔡如意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