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义彬在梅县区高质量发展暨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区建设培训班上,以“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梅州市梅县区为例”为题作专题讲座,为当地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陈义彬作专题讲座。
陈义彬是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旅游规划领域专家。结合多年研究成果,陈义彬系统分析了梅县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他认为,梅县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包括山水田园、名人故居、红色景点等特色吸引力,加之区位交通优势及产业基础支撑,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潜力。然而,当前仍面临经营主体缺失、村民参与度不足、资金人才短缺、产品同质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陈义彬表示,乡村旅游需突破传统点式开发,以产业化整合思维激活资源价值,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他结合主持的《梅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旅游区总体规划》等实践案例,为梅县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推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规划有机衔接,打造A级景区;二是引入多元经营主体,涵盖旅游企业、农业基地、民宿经营者等;三是培育村民自治组织,通过旅游协会等平台协调利益关系;四是理顺政府、企业与村民职责,形成“政府搭台、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协作机制;五是深化文旅与产业融合,如利用文化设施服务游客与村民,推动农业基地与旅游设施协同发展;六是创新业态模式,探索“农旅+研学”“农旅+创意”等新路径,构建乡村旅游引领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与会人员表示,此次培训内容详实、对策务实,将助力当地探索出一条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梅县区高质量发展暨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区建设培训班为期三天,从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省委党校、嘉应学院、市委组织部等单位选聘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课程涵盖“百千万工程”理论政策、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作风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现场案例教学等多方面内容,帮助大家准确理解和把握“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学习借鉴新经验新做法,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区各有关单位共60多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
南方+记者 李廷睿
通讯员 戴斯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