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为3.0%,5年期以上为3.5%,较上月均下降10个基点。这是2025年以来LPR首次下调,标志着货币政策继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
在LPR下调的同日,国有大行率先启动今年首次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其官方App或网站调整了人民币存款利率表。其中,活期存款下调0.05个百分点至0.05%,各期限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0.15-0.25个百分点。具体来说,3个月、6个月、一年期、二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至0.65%、0.85%、0.95%和1.05%,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至1.25%和1.30%,调整前上述期限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0.8%、1.00%、1.10%、1.20%、1.50%和1.55%。
市场对本次存款利率下调已有预期。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宣布推出包括降准、降息在内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潘功胜表示,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经过市场化的利率传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利率调整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实现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有效传导;二是存贷款利率同步下调,保持银行体系稳健运行;三是长期利率下调幅度更大,体现对中长期融资的支持。此次利率下调将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预计全年可为市场主体节约利息支出约2000亿元。
此次调整是继2024年7月国有大行第五次降息后的又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存款利率正式进入“1时代”,直接影响居民“钱袋子”。以20万元三年定期存款为例,降息25个基点后,利息将减少约1500元。这意味着,储户未来存入同等金额、相同期限的存款,收益将显著缩水。
LPR如期下调,也将带动房贷利率持续下探。房贷利率是在5年期以上LPR基础上加点而来。在加点不变的基础上,LPR下行意味着新增和存量房贷利率均将有所下调。记者计算,100万元房贷,贷款期限为30年,按等额本息还款,在加点情况不变的前提下,LPR下调10个百分点意味着月供每月可减少54.88元,利息共计减少约1.98万元。存量房贷利率将在银行房贷客户下一个重定价日时进行调整。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LPR迎来7个月来第一次下降,传递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居民负担的积极信号。随着居民住房贷款、消费贷款利息支出减轻,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这对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也有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随着存款利率走低以及居民预期改善,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的吸引力或将进一步增强,这将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存款降息历史的梳理来看,降息节奏上往往是“大行领头,小行跟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有利于银行控制利息成本,但同时也会加大揽储难度。
面对“1时代”的低利率环境,普通人亟需调整理财策略。“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建议,对于普通储户而言,应积极调整个人资产配置策略:一是要充分认识到高收益资产趋于消失或者资产低收益率的必然性和持续性,避免因盲目追求高收益而遭受损失;二是搭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以一定比例的保险产品为打底资产,分散投资于具有不同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特征的理财产品。
董希淼建议,在存款利率和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尽快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总体而言,投资者应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来综合进行资产配置。投资者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等产品。
(大众新闻记者 王新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