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50亿!外商独资医院落子白云站,超级枢纽为何价值爆发?

作者 谭超 2025-05-27 06:32

亚洲最大TOD综合交通枢纽的“钞能力”,正在加速兑现!

2025年5月26日,在广州市政府、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共同见证下,新加坡鹏瑞利集团正式签署10.5万平方米租赁合同,宣布华南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鹏瑞利国际医院,正式落子白云站TOD粤胜广场东南塔。

此次,鹏瑞利集团的投资额高达50亿元人民币,要在广州市白云区打造占地1.18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白云国际大健康医养城”。首期投资10亿元,在白云站TOD粤胜广场建设外商独资医院“鹏瑞利国际医院”。

广州始终是外资的投资首选目的地之一。今年1月至4月,广州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662家,同比增长14.8%。把时间拉长看,过去5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近2800亿元,在穗投资500强企业增至362家。

综合性交通枢纽是广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枢纽能级跃升,对巩固城市地位、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至关重要。

白云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拥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港、广州白云站、广州火车站四大国际交通枢纽,是全市生产要素流动最频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鹏瑞利国际医院的落地,正是白云区借助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从“交通枢纽”迈向“经济枢纽”,进而向“开放枢纽”迭代升级的生动实践。

鹏瑞利选址法则,为何对TOD情有独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并且强调“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去年9月,国家三部委发布通知,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这9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为积极响应国家医疗开放政策,白云区率先探索外资医疗机构与城市TOD模式的深度融合,为全国医疗服务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探路,打造中外合作的新典范,树立行业标杆。

据了解,鹏瑞利集团总部位于新加坡,是一家集房地产和医疗健康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作为集持有、开发和管理于一体的房地产公司,鹏瑞利集团战略定位于大型交通导向型开发项目(TOD项目),投资遍布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物业总建筑面积超过740万平方米。

在项目选址上, 鹏瑞利似乎对“直辖市、省会城市+TOD综合交通枢纽”的投资组合情有独钟。

2018年,鹏瑞利集团选址天津南站,投资50亿元打造天津南站鹏瑞利国际健康商旅城——全国首个融合养老、医疗、酒店等业态,以高铁等公共交通为导向(TOD)的大型一站式医疗健康综合体,天津鹏瑞利医院便在其中。此外, 鹏瑞利还布局了成都东站综合项目、鹏瑞利国际健康商旅城(昆明南站)、鹏瑞利国际健康商旅城(西安北站)等多个健康城项目。

翻开鹏瑞利的投资地图,交通枢纽如星辰列阵。这家新加坡企业深谙“枢纽即价值”的法则:作为“亚洲最大TOD综合交通枢纽”,白云站汇聚“高铁+6条地铁+城际”多轨交会的立体交通网络,白云站以其强大的交通集散能力,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与产业资源,构成天然的医疗需求孵化器,带来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发展机遇。

白云站TOD 空铁联运的独特优势,也是一家国际医院所看重的。

目前,广州市政府、民航、空管、海关、边检、南航、机场七方共同签署了《共同推进广州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凝聚合力加快共建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计划于2025年建成使用。届时,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将实现5条跑道、2个航站区的规划格局,满足终端旅客吞吐能力1.4亿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机场,支撑形成全方位门户复合功能。

未来,在白云站空铁联运服务中心可实现值机、行李托运、空铁增值产品等“中转+”服务,通过广湛高铁、芳白城际等轨道交通“15分钟直达白云国际机场”。空铁联运的无缝中转搭建起1小时通达大湾区,4小时覆盖国内、东南亚,12小时覆盖全球主要城市的黄金通道,形成国际国内高端资源要素“强磁场”。

依托空铁联运,鹏瑞利可以在白云站探索“轨道+空港”的国际医院新模式,架起一座连接RCEP国家的生命桥梁,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项目。

港产城融合,打造大健康产业价值高地

今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批,明确提出了“港产城融合发展区”的定位,以港城一体发展轴为核心,完善枢纽城区基础设施配套,从“极点”到“脊梁”,推动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世界级的枢纽城区。

值得关注的是,在“港产城融合发展区”的产业构想中,“健康含量”非常高。

一方面,聚焦机场高速、空港大道和广州地铁二号线、三号线,芳白城际、广花城际等高流量通道,结合临空商务港等重点平台,发展枢纽型服务功能,构建医疗健康等三个枢纽流量牵引型核心功能。

另一方面,依托泛南医片区、白云城市中心等活力城区及研究院所,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国际医疗中心,并布局生物医药制造、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发展医疗大健康产业。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发展健康产业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专家预测,国内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预计到202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4万亿元,2024—202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显然,大健康产业是白云区不容错过的重要赛道。

以商务部《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契机,白云区为吸引鹏瑞利集团落户,制定了全方位、个性化的投资服务方案。在项目洽谈、选址等关键环节,白云区开启“一站式”服务模式,从战略合作签订到项目正式落地,仅用了54天。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底蕴深厚,对鹏瑞利极具吸引力。

从医疗资源集聚度看,广州的三甲医院众多,科研院所及高校林立,优秀医药专业人才集聚,临床优势突出。以鹏瑞利国际医院落户的白云区为例,区内汇聚了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一流高校,南方医院、广中医一附院等知名三甲医院。

从生物医药产业成熟度看作为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广州已汇集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68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正跻身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

白云区更是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大区,白云山制药总厂、白云山和黄、王老吉、何济公等医药制造业龙头和欧格斯、保瑞医疗等医疗器械领军企业,还有迪安、云康等IVD(体外诊断产品)行业先锋,九州通、万洋药业等批发零售巨头。

截至2023年底,白云区已拥有208家规模以上或限额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涵盖医药制造、医疗服务、医药流通、生物医药研发等多个领域,为鹏瑞利国际大健康医养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鹏瑞利集团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锡源表示,希望借助广州医疗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气候舒适、饮食多元等优势,将粤港澳大湾区白云国际大健康医养城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医养城。

当新加坡先进的医疗管理标准遇上广州的生物医药创新,这场“跨国联姻”有望加快推动大湾区医疗服务的变革进程。

民生“新基建”,鹏瑞利将带来什么?

满足人民多元化、高标准的健康需求,是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鹏瑞利集团作为中国地区医疗健康服务业务所有者、运营商和管理者,旗下有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分别是医院和医疗中心、医疗健康中心、养老护理和老年公寓,业务遍及16个城市。

资料图

资料图

鹏瑞利集团的医疗设施网包括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和专科医院,以及颐养院、康养公寓和护理院,其综合养老服务包括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认知症照护和家庭护理等。

据介绍,新加坡鹏瑞利集团凭借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丰富经验,计划引入国际顶尖医疗团队和前沿诊疗技术及高端设备,建设集综合医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医院。

近年来,“好医疗”始终是白云区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方面,白云区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好、常住人口多、枢纽能级强、生态环境优等禀赋,扎实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建成了一批医疗骨干项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提质。

另一方面, 白云区把生物医药作为美丽健康产业重点组成部分,列入“六大千亿级产业”之一优先发展,目前正加快培育壮大临床医疗等“4+1”产业板块,并以新加坡鹏瑞利等重点项目落户为契机,大力发展大健康、互联网医疗产业,谋划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改革深水区破冰前行,鹏瑞利国际医院承载着多重使命。作为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为湾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介绍,项目计划于2025年7月进场改造施工,全面运营后年服务患者将超50万人次,带动超200家上下游企业集聚。

白云区TOD站城融合规划效果图。

白云区TOD站城融合规划效果图。

鹏瑞利国际医院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版图发挥“鲶鱼效应”,倒逼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加速与国际接轨,让民生福祉提升到新的高度,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助力白云区成为辐射东南亚和亚洲的全生命周期国际医疗服务高地。

鹏瑞利项目的示范效应必将加速全球医疗资源要素在白云区集聚,推动广州从“医疗高地”向“健康枢纽”迭代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健康产业中心注入新动能。

南方+记者 谭超

编辑 李嘉益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